叙述九秩附中之路,《国美之路大典——附中卷•九秩艺圃》发布

作者:宣传部   编辑:赵雨岑    来源:宣传部    阅读:     发表时间:2019-10-29

作者:宣传部   编辑:赵雨岑   来源:宣传部    发表时间:2019-10-29

中国美术学院附中走过了90个春秋,为了庆祝与纪念这所开创我国中等美术教育先河的名校创办90周年,也为了回望来路历程,聆听历史的冀望与回声,附中于今年校庆之际出版了《国美之路大典——附中卷•九秩艺圃》。

10月28日上午,《国美之路大典——附中卷•九秩艺圃》的新书发布仪式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美术馆举行。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与原中国美术学院附中校长陈宁为《国美之路大典——附中卷•九秩艺圃》新书发布仪式揭幕。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姜玉峰在新书发布仪式上讲话。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与原附中校长陈宁为《国美之路大典——附中卷•九秩艺圃》新书发布仪式揭幕

中国美术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许江、胡钟华、刘正、高世名、傅巧玲、徐国强,校友代表吴山明、董小明、徐芒耀、胡振宇、张定钊、傅维安、潘鸿海、邬继德、周瑞文、傅永达、梁绍基、顾盼、张树贤等,兄弟院校领导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校长丁松坚、西安美术学院附中校长李晰、鲁迅美术学院附中校长解危,历届附中校友、校领导、曾经在附中工作过的同志和退休教职工,中国美术学院相关教学单位及职能部门负责人,附中全体师生员工,媒体记者们参加新书发布仪式。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党支部书记、副校长俞芳秀主持。

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姜玉峰在新书发布仪式上讲话

姜玉峰指出2008年起,中国美术学院启动了“国美之路”学术工程,探究中国美术学院各个专业的源流、脉络,历经十年学术梳理,在去年学校九十周年华诞之际集结出版。作为中国美术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附中于今年校庆之际出版了《国美之路大典——附中卷•九秩艺圃》。附中卷的出版,为“国美之路”学术工程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给《国美之路大典》丛书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作为《国美之路大典》系列丛书的重要分卷,附中于2018年9月正式启动了附中卷的编写工作,学校组织了一支由年轻教师组成的编辑团队,并邀请被赞誉“为美院书写家谱”的附中老教师郑朝先生作为学术顾问,领衔附中卷的编纂。在钱晓芳书记、许江院长以及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历经一年的编纂,附中卷于今年10月顺利付梓。

全书分为《先河》《名师》《成长》《铸基》四册,从不同的维度对附中九十年的办学历程及发展脉络展开梳理与呈现,全书总字数约150万字,收录图片约1400幅。该书的出版是附中全体师生通力合作的成果,也是献给附中九十年、献给附中代代先师、献给中国艺坛的一份厚礼。

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党支部书记、副校长俞芳秀主持

       先河     

附中卷《先河》分册以时间为经线,以专题为纬线,采用两线交织的叙述手法,钩沉美院附中开创性的事件。该册侧重史料的呈现,以文字为主,辅以历史照片,通过梳理学校的发展脉络,展现附中在整个基础美术教育事业中所做的重要贡献。本书分四个章节:“使命与担当”“社会与课堂”“春风与大潮”“传薪与开例”。

“使命与担当”通过追溯附中创办的源头,重温美院前贤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救亡图存、以美育教化人心、勇开先河的史实,以此凸显美院人“为艺术战”的精神与博约弘毅的风骨,展现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章节从“立心”“立行”“立人”三方面,着重歌颂前贤们筚路蓝缕、勇拓前路的贡献:开创中国高等艺术学校设立附属中等美术学校之先河,最早建立完整的中等美术教学体系,使附中成为最早培养出具有世界影响力艺术家的中等美术学校。

“社会与课堂”通过历史奔流的场景,再现附中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如何投身实践,如何锤炼自我的身影。本章节从“洪流”“熔炉”“田野”三方面,主要铺陈附中在历史各个时期对社会的贡献:附中学子参与进步艺术社团,如“一八艺社”“木铃木刻”;为新中国积极培育人才,附中最早设立初中部及推行保送生制度;率先开展美术社会实践(下乡、下厂),投身社会建设。

“春风与大潮”展现了附中人在艺术潮流中勇立潮头,积极实践,走在前列的风采。本章节从“奔涌”“弄潮”“新浪”三方面,主要勾勒附中在历史大潮中的风范:附中召开全国首届附属中等美术学校教育会议,坚守民族艺术传承;附中学子投身80年代先锋艺术运动;附中率先提出“总体教学模式”构想(成立‘基础美术教育研究室’),并获得“潘天寿艺术教育奖”。

“传薪与开例”主要叙述附中如何在新世纪艺术大洋里寻找前进的方向,如何在全球化的视野里开拓创新的事例。本章节从“踏歌”“新声”“联响”方面,阐述了附中在新世纪里寻找突破与发展的案例:依托附中教学平台,探索办学新模式,孕育出美术教育专业;最早开设大学先修课,首批被授予“中国美院优质生源基地”;率先开设了留学生班,开展留学生教学。

本书后面还增添了“学院关怀”和“大事记”两部分,展现学院历届领导对附中莫大的关心与支持。“大事记”以时间为序,主要从专业发展、创作研究、人事变迁三个方面讲述学校的发展历史。

       名师      

附中卷《名师》分册以时代发展变迁为线索,以鲜明的转折点为坐标,将九十年来中国美术学院附中教师的创作与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开疆与拓路”“重启与前行”“执守与引领”——进行梳理并呈现。探索在时代大背景下,兼具艺术家和教师双重身份的一代代附中名师,如何用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寄托个人理想,践行教学相长、传承开拓的教学理念。

“开疆与拓路”选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立杭州艺专高中部初创时期主要教师的作品,记录先贤名师们开疆拓路的创举。在首任校长林风眠的引领下,一批名师齐聚西子湖畔,开启了艺专高中部的办学之路。高中部与美院同根同源,初创期的名师在艺术上立志要“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并将这种时代使命融入“以美育人”之中,带领着高中部踏上艺术学习的“正道”。初创期的名师们,成就了艺专高中部欣欣向荣、硕果累累的局面。

“重启与前行”重在梳理五六十年代附中复办,为学校建设奉献青春与热血的一代名师们。他们以家国复兴为己任,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局面下,克服重重困难重启附中,使之逐步走向稳定发展的新历程,并为共和国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六十年代,一批具有丰富教学与创作经验的老艺术家参与到附中的教学中来,进一步充实了附中的教学力量,附中逐渐迎来了“盛年”。

“执守与引领”收录八十年代附中再次复办以来代表性教师的艺术作品。新时期,一批优秀的青年才俊留校,构成了附中这一时期专业教学的主力军。他们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在学院“哲匠”精神的引领下,锐意创新,探索技术与媒介、形式与语言、意向与观念等多方面的可能性,其流变与向度呈现出多元与发散性的特征。

本册最后附有附中历任教职工与现任教职工名录,记录为附中发展作出贡献的代代园丁,铭记他们甘于奉献、勤于耕耘之精神。

      成长      

附中卷《成长》分册,以时间线索展开,“先锋与铸炼”“领航与树人”“中坚与新风”概括了附中学子在不同历史境遇中,对国家、社会的贡献与价值,同时也构成了《成长》分册三个章节。本册侧重于呈现三个历史时期、三代成长于附中的艺术家的作品面貌,通过他们艺术作品体现附中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果。

“先锋与铸炼”选取了成长于国立艺术院预科(附中前身)及国立杭州艺专高中部时期的代表性校友,并从他们的海量作品中遴选了26件艺术精品,展现他们的艺术成就。其中,油画《开国大典》、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八一南昌起义》、油画《地道战》、雕塑《苏军烈士纪念碑》等皆为载入新中国美术史的力作。先辈校友们的作品不仅体现出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艺术思想,也体现出他们对那个激荡年代的深刻体悟——民族存亡、新旧文化、中西思想等激烈碰撞,涤荡人心。

“领航与树人”录入五六十年代毕业于附中的代表性校友的作品,包括68幅艺术作品、4篇文章及访谈。伴随共和国成长起来的一代附中学子,处于新中国的建设时期,在附中园丁的精心呵护下,他们迅速成长为各个艺术行业的栋梁之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这一代附中学子如今早已成为国内艺术界的领航人物,他们艺术成就广泛,囊括多种艺术媒介,精彩纷呈,不胜枚举。

“中坚与新风”聚焦成长于改革开放之后的新生代附中学子,遴选了88位艺术家的88件作品。改革开放,给新一代附中学子带来了开阔的艺术眼界与多元的艺术观念,也为他们的发展带来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本章辑录的作品,除了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壁画、设计等传统艺术门类之外,还包括记录电影、综合材料、定格动画、媒体艺术、网络编程、行为艺术、展览策划等众多新兴学科内容及当代艺术媒介,彰显新生代附中学子引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先锋力量与开拓精神。

本册末尾,附有依据学校档案资料整理而成的附中历届学生名单(1929-2019)。这份校友名单完整收录了附中九十年来培养的近四千七百位学生。

      铸基      

铸,销金成器也,意味着锤炼与雕琢,历经时间的积累与岁月的打磨;基,居下承上也,既是事物的基底,又寓意着根本与起始。附中卷《铸基》分册,以梳理附中的基础教学为出发点,通过文本文献、史料照片、作品图版等内容,呈现附中九十年办学历程中教学体系的变化,展示附中在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重要课程与内容。该册分为“传习与拓新”“坚守与笃行”“范式与导引”三个章节,通过宏观与微观、历史与当下、课程与案例等多条线索,系统介绍附中在基础美术教育方面的开拓与成果。

“传习与拓新”以时间为主线,围绕附中初创、复办、重启、新生四个阶段,介绍附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教学思想、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内容。通过丰富的文献及档案资料(如不同时期的教学大纲、教学课表、教材等),凸显附中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坚守的多元博采、中西并重、宽厚根基、理想培植等理念。

“坚守与笃行”重在梳理附中历经九十年发展所积累形成的重要课程,以点带面,通过这些课程案例展示附中在基础美术教育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这些课程包括: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是体象观物的有效手段;色彩,通过挥洒用笔捕捉光色的灵动变化,是造型基础的重要方面;速写,紧密勾连艺术与生活,其书写性亦是才情的外在表现途径;传统书画,通过笔墨传续法度,亦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涵养心性;创作,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的有效路径,启迪艺术自觉。

“范式与导引”立足于当下,重在全面介绍附中当前的基础美术教学体系。尤其面对新世纪多学科交叉与渗透日益明显的大背景,展现附中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所作出的有益探索,呈现附中全面、立体、多元的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基础核心课程、素质提升课程、大学先修课程。其中,基础核心课程是根基,素质提升课程是拓展,而大学先修课程则是升华。此外,附中还通过丰富的课内外活动来培养学生宽厚的艺术技能与宽广的艺术视野,回应新时代对于全面复合型人才的高标准与高要求。

中国美术学院附中的基础美术教学体系为当代中等艺术教育的提供了教学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