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术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暨2019中国(杭州)手工艺术类研究生高等教育座谈会成功举行

作者:宣传部   编辑:赵雨岑    来源:宣传部    阅读:     发表时间:2019-11-10

作者:宣传部   编辑:赵雨岑   来源:宣传部    发表时间:2019-11-10

2019年11月8日上午9点,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承办的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工艺美术艺术委员会2019年度第二次工作会议在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召开。会议由艺委会主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主持,副主任许奋,秘书长孙磊,委员马涛、王檬檬、韦潞、支林、白磊、余强、林栋、周武、曹小鸥、解勇出席会议。艺委会工作会议结束后,委员们还参加了由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举办的“2019中国(杭州)手工艺术类研究生高等教育座谈会”,并参观了“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金课展。

立足传统与时代的工艺美术

会议正式开始前,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代表中国美术学院对艺委会成员的到来表示欢迎。接着,他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美术学院工艺美术方面悠久的学科历史:“1928年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国立艺术院成立之时,就组建了图案系。图案系第一代教授有刘既漂、雷圭元、李有行、庞熏琹、章东浩、沈福文等,还有日籍教授斋藤佳藏和俄籍教授杜劳,可以说,他们都是中国第一代工艺美术的研究学者、创作家和教育家。上世纪50年代,雷圭元、庞熏琹、柴扉等教授北上,组建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到上世纪50年代末期,邓白先生重又在我校组建工艺美术系。”

他认为,对于中国美术学院而言,工艺美术是设计学科的“老母鸡”,工艺美术实际上孵化了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及其他一些设计类专业。而发展到今天,工艺美术则需要重新审视自己价值与意义。他说:“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在讲话中提到:‘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是中国工艺美术领域里最权威的学术机构,需要、也将会在这样的时代里引领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方向。”

此次会议是艺委会换届后举行的第一次年度工作会议,全体艺委会成员首先应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办公室的要求学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工作条例”,并根据艺委会工作实际,摘选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关于文艺工作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讲话内容及《给中央美院老教授的一封信》的关键重点语句共同学习。随后,与会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和学术方向对工作规划展开讨论,共同谋划2020年艺委会的工作重点及发展方向。

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在发言中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艺委会的学术发展应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构建权威学术体系,并将优秀中华手工艺术推向国际。”随后,他向艺委会成员介绍了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在教学实践、学术研究、国际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探索。

潘鲁生主任在总结发言中提出,艺委会要坚持以创作为主,以学术为本,以服务为先。他说:“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联的工作部署,坚守对中华工艺造物观的弘扬、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不动摇、坚守国艺创作和工艺美术创作人民性的问题、寻找树立民间手工艺术的社会地位的方式方法,让工艺美艺术呈现出新格局、新面貌。新的时代面临新的发展趋势,艺术家所创造的工艺美术作品应该创新发展,融入新的生活需要,这是一个时代主题。”

着眼本体与创作的手工艺术高等教育

艺委会工作会议结束后,艺委会成员参加了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举办的“2019中国(杭州)手工艺术类研究生高等教育座谈会”。

会上,周武为到场嘉宾介绍了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的历史与学科建设情况。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专业历史悠久,其源头可以追溯到1928年蔡元培在西子湖畔创办国立艺术院时所设立的图案系,当时即开设手工艺术相关专业课程,成为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专业的发端。在之后九十多年的历程中,手工艺术专业历经合并、分拆、重组,从上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经历了实用美术、应用美术、民间美术、工艺美术的不同时期,1960年增设陶瓷美术专业。2007年9月,陶瓷艺术系与玻璃、饰品专业整合为陶瓷与工艺美术系,隶属公共艺术学院。2015年5月29日,学校院系优化整合,成立手工艺术学院,下设陶瓷艺术、玻璃艺术、首饰艺术、漆艺术四个设计专业方向。手工艺术学院自成立以来,以民族传统手工艺的转型升级为核心,以工作坊教学改革为抓手,深耕专业特色和品质的锻造。学院勾连专业课程群,建构链状工作坊,活化材料实验,调和创作理论。专业版块互动共生,已形成资源共享、同频共振的专业群新格局。

听了周武的介绍,潘鲁生表示:“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在高等教育和学术领域拥有战略性的眼光和视野,今后可将高校的学术资源和艺委会资源联合起来,上升到国家层面来进行相关的战略研究,既要‘走出去’,也要‘回得来’。”

随后,与会嘉宾在周武的带领下参观了“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金课展。“哲匠金课奖”是中国美术学院授予课程的最高奖项,今年是首届,共有5门核心课程获奖,“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为其中之一。

课程面向手工艺术学院全体硕士研究生开设,以专业创作、本体问题研究为对象,聚焦创作实验过程的分析探索,注重材料建构思想的实践,兼顾探究理论思辨与学术批评,通过体验、构思、表达等多维研究,培养研究生创新创意的综合能力。其教学内容由四个模块组成,即“素材选择”“技能拓展”“创意发散”“主题推演”。周武介绍:“这四个模块分别对应研究生专业创作教学的核心要素。‘素材选择’强调展开素材与形象的深度推敲,提炼观察与构思的体验;‘技能拓展’强调运用材料与工艺的跨界实验,拓宽手工与技艺的表现;‘创意发展’强调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发散练习,开掘创新与创意的路径;‘主题推演’则是通过选题与命题的交叠实验,贯通内容与主题的表达。”

展览依据研究教学的学术指向,以专业方向课程“材料研究”“工艺研究”“造型研究”“专业文献”“专业创作”的教学实践成果为展示主体,呈现出模块化课程教学的设置系统。展览同时展示了部分优秀研究生离校后创建的品牌产品和创作的作品,体现出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教学理念的延伸。

参观展览后,委员们走访了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陶瓷、玻璃、金工、漆艺专业的实验室,了解了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特色的“链状工作坊教学模式”。该模式是跟手工艺术创作规律紧密相联的一种教学模式,依据手工艺术创作自身的流程与工序,环环相扣,有利于学生掌握材料特性和创作规律。以该模式为核心的课题《基于专业链状工作坊的工艺美术创新创意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于今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正是基于这一链状工作坊模式的“金课”。

艺委会委员们以此为切入点,围绕高校培养工艺美术新型人才的核心主旨,就“什么是研究生教学”“研究生教学的特色”“研究生教学的意义”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当日下午1:30,艺委会委员们还前往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参加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