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坚定前行 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美术学院——写在中国美院认真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15周年之际

作者:徐元 廖垣   编辑:赵雨岑    来源:宣传部    阅读:     发表时间:2021-02-23

作者:徐元 廖垣   编辑:赵雨岑   来源:宣传部    发表时间:2021-02-23

中国美院认真贯彻落实

习近平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十五周年

全力打造“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研究和教学最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多次来到中国美术学院调研指导,中国美术学院的发展离不开他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2002年12月17日,刚刚履新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全面视察了建设中的南山校区、过渡中的滨江校区和谋划中的象山校区,对学校的名校定位和山水校园的整体特色给予指导和鞭策。

2005年4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刚刚投入使用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考察调研。 《浙江日报》记者 周咏南 摄

2005年学校校庆之日,习近平同志再次到访象山校区,调研文化大省建设,视察学校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明确提出树立“名校意识、自主意识”“建设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目标和要求,支持学校学科发展的特色之路。当天,习近平同志在校园内种下象征坚忍与秋实的杜英树,将殷殷希望植根校园山水之间,留驻广大师生心上。

2006年2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发展,明确提出全力支持中国美术学院“加快建设成为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研究和教学最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

十五年来,中国美术学院牢记习近平同志对学校提出的希望和嘱托,在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守一流定位,坚定文化自信,忠实践行“八八战略”,自觉为“重要窗口”建设贡献艺术力量。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美术学入选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学科评估获双A+。十五年间,学校研究生教学规模增长5倍,累计培养艺术人才4万名,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发展的一流大学建设道路,一条中国艺术教育自主发展之路,缀成“中国艺术的先锋之旅、美术教育的核心现场、学院精神的时代宣言”三面猎猎飘扬的旗帜。学校现地跨杭、沪两市,拥有南山、象山、良渚、张江四大校区;共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建筑学),在校学生万人,教职工千人,是当今世界学科最完备、办学规模最齐整、综合实力最前列的高等艺术学府,其发展代表了中国视觉文化学科的建设高度,充分展现了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发展定位。

 

坚持一流建设扎根中国大地培养艺术人才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中国美术学院作为全国重点高等艺术院校,处于文化和教育的交汇点,既是‘文化大省’建设的生力军,又是‘教育强省’建设的排头兵。”“中国美术学院创建一流大学,要注重提高教学质量,把育人作为大学的首要任务,积极营造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的人才培养环境,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中国美术学院始终牢记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指示,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在全球视野中树立中国艺术学科的主体意识和文化坐标,在当代语境中激发中国传统艺术的创新活力,锤炼形成“国美模式”,推动和实现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中国美术学院的山水望境

2018年3月16日,湖山烟雨中,500余名中国美术学院师生重访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旧址,拟照1928年3月16日国立艺术院正式开课之际全体师生集结孤山的经典合照,完成一次跨越90年的影像拍摄,集体重温学院历史记忆,以此拉开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0周年系列活动的帷幕

立德树人成效明显。中国美术学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文艺方向,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积极构建“大学望境",践行“构筑校园美境、实施校园美育、塑造校园美心”的“三美”育人理想,倡导“劳作上手、读书养心”的学院生活,创新和实践“思政教育、专业教学、文化传承”三位一体的育人方法,培养造就了一批批具有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的优秀艺术人才。十五年间,学校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之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一批优秀师生群体,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

校领导坚持每年开学季为新生讲授“入学第一课

学科建设成绩显著。中国美术学院坚守“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研究和教育最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办学定位,在全球与本土“双轮驱动”、人文与科技“双向会通”中探索中国艺术创造、研究和教育的自主发展之路,长期保持全国艺术学科建设的示范引领地位,在全球艺坛独树一帜。2015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16年成为浙江省与文旅部、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美术学入选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学校创立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举办中国艺术教育论坛,发表中国艺术学科建设“杭州共识”,并于建校九十周年之际邀请70多位海内外一流艺术院校校长共同探讨艺术学院未来发展之潜能。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美术学、设计学双获A+。在教育部首批“双万”建设中,50%的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如哲人般思考、像工匠般劳作”的哲匠精神为引领,学校打造了一支艺术创作与教育的国家队,率先实现全国美术类“长江学者”的突破,外籍教授获颁“中国政府友谊奖”,汇聚多位国家级领军人才。

 

出版《国美之路大典》(17卷43册),系统梳理美院各学科、专业的学术脉络,全书近1750万字、2万余图版,是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学术梳理

2012年5月,李克强同志在普利兹克建筑奖颁奖典礼上与获奖者、中国美术学院王澍教授亲切握手

教学育人特色鲜明。中国美术学院结合专业特色,把传统的下乡“采风”,转换成为“以乡土为学院”的艺术主张和教育方法,扎根乡土最深处、奔赴社会最前线,在探索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路径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美模式”。每年3000余名师生奔赴全国60多个教学实践点,发挥专业优势参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产业创新,协助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把中国大地作为艺术人才培养和艺术家自我实现的现场。围绕“八八战略”,开启“最前线”艺术创作实践品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主战场”和地方发展“最前线”,创造与人民血肉相连、感同身受的艺术,组织师生为全国劳模、守岛官兵、抗战老兵、河长河工、抗疫工作者等时代英雄造像,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觉表达,为时代创造大写的艺术、培养大写的人。

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国美术学院开启“最前线”艺术创作实践品牌,奔赴“八八战略”发展建设的“主战场”、“最前线”进行创作。

同年7月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参观首届“最前线”创作成果展

2016年4月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参观“大学望境:中国美术学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十周年特展”

2020年8月1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参观“培根铸魂——中国美术学院一流建设专题汇报展”

2021年2月4日,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参观“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

坚持人民之心立足文化自信勇攀艺术高峰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精辟阐述了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方向,明确提出了文艺弘扬“中国精神”的历史使命。此后,中国美术学院连续六年举办全国文艺座谈会纪念研讨会和主题展览,引领广大师生和文艺工作者自觉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把个人的艺术生命汇入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时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向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关注视觉中国,弘扬核心价值观,铸造国家形象》的汇报发言

推进文艺高峰建设。中国美术学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以艺术教育与创作国家队立身,高举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旗帜,打造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精品力作。十五年间,中国美术学院举全校之力参与和推动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美术创作工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美术创作工程”等历次国家与浙江重大美术创作工程。学校不仅入选美术作品200余件,并将主题性美术创作纳入人才评价体系与教学体系,以高度的自觉性探索一条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特色之路。在五年一届、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全国美展上,学校获奖数量在全国美术院校中稳居前列。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厅展示的新中国美术经典作品逾半数由中国美院师生校友创作,被誉为国博中的国美现象”。2017年起学校与文旅部共建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创新平台,形成聚合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研究创作、文化传播的学科综合体,将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的成功经验播扬全国,为各地输送了大批主题性创作生力军,学校获评文旅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优秀组织单位。

何红舟 黄发祥 《启航——中共一大会议》550x270cm 2009年

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习近平同志在专题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工作时高度评价“中国美院是浙江省的一块品牌,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瑰宝。”“中国美术学院继承、融合、创新三位一体结合得比较好,体现了文化的创造力,以自己明晰的特色方向,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十五年来,中国美院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依托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以视觉艺术东方学为中心重塑教学,锤炼中国艺术教育的自主意识和话语体系。2013年,学校成立“视觉中国研究院”,汇集海外顶尖汉学家,树立中国视觉文化整合与创新的大格局,构建立足本土、面向时代的“视觉中国学”系统。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时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向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关注视觉中国,弘扬核心价值观,铸造国家形象》的汇报发言,提出以“核心价值的视觉表达,中国文化的视觉创新,优秀传统的视觉活化,国家形象的视觉传播”为使命,努力建构以视觉文化为核心的“东方学系统。近年来,学校大力开展“中华文明基因工程”研究,举办“民族翰骨:潘天寿与文化自信”“两宋书画传习与研究国际学术论坛等学术活动,打造“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唐诗之路艺术展等文化品牌,持续实施中国艺术海外传播工程、“艺术使馆”工程和“一带一路”艺术创作计划,主导和参与了上海双年展等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平台。学校在法、德、日、英、美等十余个国家举办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项目,搭建20余个国际艺术交流平台,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构筑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文交流体系,“中国传统书画项目获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获立《中国画学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东方设计学理论构建研究》等四项国家重大课题。

2016年4月,“大学望境:中国美术学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十周年特展”现场

2017年5月,举办“民族翰骨:潘天寿与文化自信纪念活动”,并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纪念潘天寿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2017年12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开展“致敬2018——未来媒体/艺术宣言活动”,同时邀请中国与欧洲重要思想者、艺术家召开“世纪,一个提案”论坛

2018年11月,在美国旧金山举办“From/To:中国艺术教育的核心现场”中国美院旧金山特展

助力新时代国家形象塑造。中国美术学院以中国文化为依托,通过创新的设计语言和手法,助力新时代国家形象的传播力建设。十五年间,学校先后完成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城市生命馆、浙江馆、杭州馆、宁波“滕头案例馆”等展馆设计和中国馆建筑色彩设计、G20杭州峰会会标及相关主会场设计、2022杭州亚运会亚残会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世界互联网大会会标及永久会址设计等,为世界更好了解中国搭建有形有象的视觉感知桥梁。G20杭州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邀请外方代表团团长配偶一行到中国美术学院参观由学校策划举办的“美学江南:中国人的生活艺术”特展,并与来宾一同书写汉字“和”,在主场外交中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赢得国际赞誉。《人民日报》曾评价中国美术学院国家形象塑造工程体现了“学院的担当”,“辉映着中国积极参与世界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身影。”

2016年9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外方代表团团长夫人参观中国美术学院及「美学江南:中国人的生活艺术」特展,并与来宾一同书写汉字「和」。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色彩设计

2010年上海世博会浙江馆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的上海世博会浙江馆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

 

坚持美美与共激活文化创意驱动社会创新

习近平同志对中国美术学院服务社会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国美术学院要抓住难得机遇,提供优良服务,特别要在提升浙江人文,服务浙江制造,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十五年来,中国美术学院依托跨学科的知识,付诸跨领域的实践,积极推进与政府、高校、企业的深度协同,实现艺术教育与科技、产业、社会的充分联动,以面向未来的学科方向,投入浙江打造社会主义先行省探索的最前线和深水区,参与社会创新力量的开启、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民族精神的弘扬和时代精神的践行。

富阳文村改造

以艺术创造参与城乡营造。中国美术学院主动对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深入服务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自2007年起,学校与遍布浙江、辐射全国的40多个地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合地方政府打造“乡村振兴学院”。近五年先后参与建设美丽乡村134个、特色小镇43个、城市美学项目169个,建成多个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样板。持续实施“千村千生”基层服务计划,累计4800余位校内师生志愿者建立了各层次的社会服务组织,获评全国“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设计助力四川小凉山公益实验计划”“精准对口支援西昌民族幼专计划”两度获评教育部“精准扶贫典型项目”。

 

全国示范步行街——杭州湖滨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

以文化创新赋能转型发展。面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中国美术学院于2015年创立我国工业设计领域首个国际化学院奖“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积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经过五届大赛,累计征集全球优秀作品2万余件,推动了相关企业1700亿产值的转化,联通创新链与产业链,赋能数字时代制造业产业升级。面对新兴技术的发展,开辟艺科融合的校政合作模式,以艺术创新助力社会治理的美学提升,承接体现东方智慧与美学内涵的“资产云”管理平台、研发以“算筹”等传统文化意向为设计元素的“中国码”、为杭州火车东站“未来枢纽—人文客厅”打造视觉形象系统、负责“最多跑一次”等政务应用管理系统的视觉构建。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机遇和挑战,学校深度参与“未来社区”项目,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打造艺术与风貌交融的未来建筑场景,探索社会治理创新模式。

2016年5月,时任浙江省长李强为首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金智奖”获得者颁奖

2018年5月8日,时任浙江省长袁家军为第三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金智奖”获得者颁奖

以艺术人文提升社会美育。自2010年起,中国美术学院首创对全体市民开放的毕业季,并在2019年整合升级为“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开启遍布杭州的城市嘉年华,近两年线上线下参与人次逾2亿。全面推进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民艺博物馆、潘天寿纪念馆四馆协同的国家重点美术馆建设,五年内接待观众300万人次。2012年,中国美术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创意)园开园,是国内首家以艺术创意为特色的大学科技园。2015年,学校依托园区牵头建立全国首家文化类特色小镇“艺创小镇”,着力打造全球最大的艺术教育社区、全民共享的艺术生活家园、全省最强的文创设计航母。艺创小镇建镇以来每年举办节展论坛400余次,汇聚文创企业1800余家,已成为浙江重要的文创产业集聚区之一。

勇攀艺术高峰,勇担时代使命。中国美术学院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学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持续推进世界一流美术学院发展,在世界艺术的大格局中弘扬中国精神,筑就新时代文艺和学术高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