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百米长卷 迎建党百年——《新时代清风廉路图》举行首展

作者:宣传部   编辑:赵雨岑    来源:中新网浙江 绍兴发布 清廉绍兴 专业基础教学部    阅读:     发表时间:2021-06-27

作者:宣传部   编辑:赵雨岑   来源:中新网浙江 绍兴发布 清廉绍兴 专业基础教学部    发表时间:2021-06-27

6月26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学院、绍兴市纪委联合主办的“诗路·清风”——新时代清风廉路图主题展首展活动,在浙江省科协会堂隆重举行,为我省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增添了诗画和清廉印记。

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理事长孙文友,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胡志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杲,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杭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童亚辉,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谢志远,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高世名,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周雷,省纪委省监委驻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组长郭丽华,中国美术学院纪委书记方培新、副院长曹晓阳、原副院长王赞,绍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陈灿,绍兴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冯建荣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孙文友、高世名、陈灿讲话。参加活动的还有省纪委省监委、中国美院有关部门单位领导,绍兴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市、县)纪委负责人,以及中国美院创作团队和师生代表等。

高世名指出,绍兴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清廉文化源远流长,也是唐诗之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绍兴市纪委高度重视廉洁、艺术、人文交互结合,今年1月底,在绍兴市纪委的大力支持与充分信任下,中国美院专业基础教学部的实践团队重访唐诗之路,加入这场千年的酬答。近隆冬,循水而行。20余名师生利用寒假时间,追着唐代诗人们的足迹,登临江山胜迹,叩问千载寂寥,来到新昌、嵊州、上虞、柯桥、越城、诸暨,积极挖掘呈现浙东唐诗之路上的清廉文化内涵,历时近一年完成浩浩百米国画长卷——《新时代清风廉路图》,是大力做好清廉文化弘扬和传承文章的创新之举,实现了廉洁理念与艺术精神的深度融合。借由这次主题创作活动,师生们访唐诗之路,溯清廉文脉,串起绍兴诗路节点上的清廉文化元素,在耳濡目染中品味清风、正心修身。这既是一份行走浙江的实践报告,是一堂别开生面的廉洁党课,也是一次对建党百年的深情献礼。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新时代清风廉路图》主创人员之一王开通提到,“清风廉路图是一个具有很强主题性的创作,我们先后两次赴绍深度考察调研,白天走访清廉地标、与当地专家座谈交流,晚上收集素材、打磨小稿,在把握和体现绍兴各具特色的山水人文时下足了功夫……在这过程中,我们也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山水之美和清廉文化的厚重,自已内心也得到了一次净化和洗礼。"

浙东唐诗之路是唐代诗人从钱塘江出发,穿越浙东的一条山水人文古道,绍兴正是其首倡地、精华段。近年来,绍兴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纵深推进清廉浙江建设、加快建设诗路文化带的决策部署,挖掘“浙东唐诗之路”的清廉文化内涵,打造集廉政教育和文化游学为一体的新时代“清风廉路”,推动山水之美、诗画之美转化为心灵之美、道德之美。本次展出的《新时代清风廉路图》百米长卷,由中国美院创作团队耗时近一年精心打磨,以水墨山水的形式,从诗仙李白梦中畅游的天姥山麓,到杨维桢聚友赋诗的龙山诗巢……全景展示绍兴全市域诗路节点上的清廉文化元素,让诗文和清风在长卷中融合嬗变出独特的韵味,跨越时空诠释着绍兴史上的“清廉根脉”。

作品以传统山水画手卷的形式自右向左徐徐展开,移步换景。绘画技法对标宋代经典绘画,山石树木采用大写意的画法,重在表现山水意蕴与景点的精神性。人物与建筑采用工笔画画法,勾勒精细,造型严谨,空间分布尊重客观现实。其中古代人物部分采用传统人物画造型法则,脸部特征与服饰力求与人物个性和身份匹配,重在传神。场景组合设定以能反映出人物故事描绘的细节为基本准则。近现代人物主要参考照片图像,以写实手法完成。重要人物绘制在画面最前端,与山水景点的空间关系上以舞台剧的手法表现完成,既尊重客观现实又具有浪漫主义的表现特征。作品中穿插了大量两到三公分高的点景人物,主要表现传统文人雅士在山水间游赏雅集和具有绍兴当地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增加画面的情趣与丰富性,也绘制了大量动物、花卉等生态。

创作前期团队做了许多部署,拍摄图像,收集整合清廉人物和诗人的文字及图像资料,确定调研过程中的点位,人和建筑树木的比例以及小稿的绘制等都落实到每个人。经过了详细的计划安排之后,2021年1月29日再入绍兴调研考察。调研共10天,分别考察过了新昌、嵊州、上虞、柯桥、越城、诸暨六个县域,白天走进景点亲身去感受,收集素材,晚上则整理好当天走过的每一个点所收集的文字资料,并绘制小稿。

考察结束后,寒假期间进行人物稿的绘制。近现代人物形象有照片作为参考,形象容易确立,而古代人物的形象往往是结合文字资料中所表现出的人物个性和状态进行创作。人物年代上至魏晋南北朝,下至明清,地位高至帝王将相,低至贩夫走卒,服饰大到一件衣袍小至一双鞋履,以及场景中的器具都是通过服饰史以及古画资料研究得来。同期,山水建筑小稿进一步深入,细细揣摩经营位置,使布局合宜,同时画面也完成了大构图的绘制。

2021年3月15日进驻中国美术学院山北生活区艺术大院创作空间,开始绘制等大铅笔稿,历时29天完成建筑景点与山石空间的绘画布局稿子,2021年4月13日开始水墨绢本作品的绘制,历时37天完成。作品总长度110米,廉政相关人物173人,诗人45位,点景人物886人,建筑3200余座,船220只,桥170座,动物180余只,松柏类大树650余棵,花叶杂树2200余棵,小树6000余棵。

百米长卷创作的最大难度在于画面节奏的把控,既要合理得当又要有轻重缓急变化。六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与景点分布各具特色,在意象与节奏处理上,新昌雄奇伟岸,步步是景;嵊州山重水复,大开大合;上虞诗情画意,延绵不绝;柯桥天光云影,空灵通透;越城开阔坦荡,群星荟萃;诸暨山高水长,钟灵毓秀。为达到诗路·清风的审美特点,作品浅绛设色,淡雅空灵,颇具书卷气。山石以先泼墨后勾勒结构的方法完成,水墨交融处,浓淡变化自然亦真亦幻,勾勒处笔墨恣肆,雄健老辣,浑厚华滋。建筑与人物的画法则细腻精微,结构合理又造型优美。

在有限的时间内,统筹安排好每一步,是艰难而又充满挑战的。等大铅笔稿到正稿的绘制都要把控在一个可控的时间内,合理的时间规划与任务目标的完成是非常关键的。将近20人的团队通力合作,各自发挥所长又步调一致地参与创作,如此才渐入佳境,作品于2021年5月20日得以圆满完成。

中国美院近年来,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打造“清风皓品”廉洁文化品牌,将廉洁文化融入到党建思政、教学研创、管理服务等各方面,以丰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让敬廉尚清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廉政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新时代清风廉路图》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廉政文化,更好地宣传了浙江的清廉文脉和历史文化,呈现了纵深推进清廉浙江建设的成就,增强了廉政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与影响力,使廉政文化进一步深耕于浙江大地之上,植根于广大党员血脉之中,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青山行不尽,廉韵去何长。这次展览不但通过蜿蜒的展线铺陈展示了《新时代清风廉路图》百米长卷,更是通过数字交互、图文并行、情景再现等多种形式,让参观者在移步换景中,溯廉脉、赏廉文、听廉戏,徜徉于绍兴极具辨识度的瑰丽山水人文之中,共享这场接地气、连民心的群众性文化盛宴。

《新时代清风廉路图》百米长卷在杭州首次展出后,还将在各地巡展,意在让更多民众感受到浙江的文化魅力与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