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人民之心 溯精神之源 铸传世之作 立有为之学

作者:方舟 邱莉丽 刘杨 胡心云 赵雨岑   编辑:赵雨岑    来源:宣传部    阅读:     发表时间:2021-07-09

作者:方舟 邱莉丽 刘杨 胡心云 赵雨岑   编辑:赵雨岑   来源:宣传部    发表时间:2021-07-09

秉人民之心 溯精神之源

铸传世之作 立有为之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凝聚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创造出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

7月7日,“秉人民之心 溯精神之源 铸传世之作 立有为之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暨建党百年系列主题创作座谈会在浙江展览馆序厅召开。这次会议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再学习、再领会,也是重新回观这些汇集绘画、雕塑、影片、戏剧等多种表现形式的中国美术学院建党百年系列主题性创作。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行稳致远、开辟未来。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葛学斌,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孙旭东、刘正、徐国强、余旭红,“建党100周年主题雕塑工程”《攻坚》、“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创作工程暨“百年追梦”浙江美术书法精品创作工程、首部聚焦中共二大的非虚构戏剧《辅德里》、战争电影《云霄之上》的主创团队代表,相关教学单位、职能部门负责人,媒体、师生代表等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高世名主持。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始。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 葛学斌讲话

今天座谈会的主题是“秉人民之心 溯精神之源 铸传世之作 立有为之学”,这其中彰显了中国美术学院一以贯之的名校意识、自主意识,也传递出一种强烈的信号:我们国美有自己的人文精神和艺术道路。浙江担负着“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历史使命,区域地位举足轻重,在文化艺术创作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未来的美术教育、艺术创作和人文精神的弘扬,中国美术学院应该理所当然、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个使命、举起这面旗帜。下面,我谈三点想法:第一,表示感谢。感谢中国美术学院,感谢国美的师生团队,浙江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国美艺术能量的发挥。第二,表示祝贺。中国美术学院走到今天,没有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没有辜负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中国美术学院的建党百年系列主题创作作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令人自豪。除了绘画、雕塑等传统艺术形式之外,国美还出品了首部影视作品:电影《云霄之上》已经拿到龙标,即将上映。这个良好的开头来之不易,我们要不断地超越,相信国美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第三,我想与各位艺术家交流三个问题。首先,有关百年追梦创作这个“命题作文”。袁家军书记在看了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交响诗画文艺演出后给出了思想性、艺术性和政治性兼备的评价。这里我也借用一下,艺术性是指专业素养和表达能力;思想性是指哲学思维和提炼能力,创作者心中一定要有梦想、思想和解读精髓的能力,才能深入绘画中,唯有“三性”统一才能作出真正的精品。第二,我要向王澍教授表达谢意。他目前正在做的宋韵建筑与这次主题也有联系,也是赓续红色根脉的传世之作,承载了文明对话的现代建筑。第三,当中国走向世界,成为真正的艺术大国,不断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全球都学东方文明,那么国美艺术家的作品便能成为标志和标识,成为国美的重要窗口,成为新时代艺术院校的标杆,代表一代人的形象和精神。

最后,我向各位师生提三点希望:第一,加强学习,增强思想锤炼,提高文化自信,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第二,加强专业基础教育,增强专业训练,提高综合素养和原创力。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尊重个性创造的同时提高团队活力,塑造国美品牌。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金一斌讲话

建党百年系列主题创作座谈会很有意义,听了大家的发言,感触很深,我谈五点感受:第一,勇担文化使命。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艺术学府,自建校以来,我们就肩负起振兴民族历史、书写民族精神的使命担当。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以电影戏剧来展现党的奋斗历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都充分体现了国美人鲜明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担当。第二,我们是“艺术创作的国家队”。近百年的美院历史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名家大师,为中国的艺术教育创造了一座座高峰。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美术学院要有强烈的“名校意识”“自主意识”。“名校意识”,就是名家名作、巨匠巨作不断,培养的学生出类拔萃,始终能独步艺术领域,这是我们的立校之本;“自主意识”,就是在艺术教育和创造上要扎根中国大地,领跑潮头、探索标准、引领标准。第三,要有深刻的文化自信。历史题材艺术有三个前提,一是“史实”的客观叙事,二是“史境”的艺术表现,三是“史识”的价值判断。“史实”借“史境”的叙述而生动完满,继而向观者传达“史识”价值的建构。这次庆祝建党百年的主题创作有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对党的坚定信仰,以最大的热情投身创作;二是弘扬现代主义创作传统,展现新的艺术追求;三是实现主题性艺术创作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统一,不仅重在写真,更重在传神,反映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第四,坚守人民之心。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投入到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发挥了头雁作用,国美人叙述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和革命精神,这是坚守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思想的最好体现,也是艺术工作者继续创造和前进的动力。第五,铸传世之作。进入新时期,我们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要牢记历史初心和育人使命,描绘新时代的精神图谱,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精品奉献给人民,不断提升艺术创作的思想艺术水准,再创新时代文艺新高峰。

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许江讲话

巍巍汉玉屹京馆,累累华幅亮广场。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总结建党百年中的国美创作,我觉得有几点值得我们好好总结。第一,在建党的史诗创造中实现价值、体现担当。围绕着党的百年华诞,中国美院全面参与了国家和省的多项工程,从绘画、雕塑到电影、歌剧,全线出击,取得一系列的成果。《攻坚》巨型雕塑、轻歌剧《辅德里》、电影《云霄之上》……百年华诞的各项工程,是一个时代的工程,是学院精神铸炼的工程。它必将以丰硕的形象,留在大家的记忆中,留在国美的历史之上。第二,创作思想的主题性深化。历史与现实的重大题材创作,首先面对的是主题深化的课题。主题不仅是历史题材本身,更是历史现场、历史真实所包涵的内在思想。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既然大部分的重大题材并没有一个历史真实的现成方案,就应当把我们自己深入到历史的躯体中去感受、去揣想。理想的历史绘画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历史再现,而是这一主题、这一思想内涵及其表现的最大程度的铸炼与兴发。《文赋》有云:“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如何克服文章的构思和用心与描绘的对象不相称;而文章最终又不能完全表达文思之意。这个“意”,既不是自然对象,又不是纯然内心的东西,而是自然对象与纯然内心之间的那个浩瀚无垠的间性的世界,这也可以说就是我们所讲的主题性思考。第三,创作语言的提升与叙事伦理的转向。当代的叙事伦理学体现了时代的叙事转向和伦理转向,其重点在于一方面讨论叙事内容的伦理涵义,讲好其中的故事;另一方面关注叙事语言的伦理意蕴,关注其中的“修辞”话语。中国的艺术始终具有深厚的叙事伦理的传统。从“文以载道”的历史主流话语,到艺为“人心之动”的根源思想;从忠信以进德到修辞以立诚居业,伦理俱放在首位。重大历史与现代题材的绘画,将绘画的语言研究作为叙事伦理的问题提了出来。我们所关心的并不仅仅是漫无涯际的语言拓新的探险,而是人类的价值是否可以反复锤炼和再造、反复起作用的问题,是我们的修辞可否不断地得以复兴和深化的问题。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浙江省美协主席 高世名讲话

今天大家的讨论都非常实在、非常精彩。这些真挚、精彩分享恰恰回答了一个问题——国美为什么能够创造出这样优秀的作品?这首先根源于中国美院文脉中的红色基因,我们的历史线索就展现在浙江展览馆5号厅的《国美之路》党建卷的文献展中。其次,是由于几代国美人在主题性创作的道路上的学术积累。

接下来,我们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提升“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一流学科创新平台”。我们将由全山石、刘国辉、许江、杨奇瑞、唐勇力、何红舟、常青这三代艺术家组成导师“梦之队”,培养全国范围内的优秀青年艺术家。

第二,进一步提升国美主题性创作的一流团队。目前我们是业界公认的“国家队”,我们要让这支队伍更高、更强。

第三,进一步提升主题性创作的知识丰度、语言深度和精神高度。我们要汇聚跨学科的专家,包括历史学家、叙事学家、修辞学家,共同构造主题性创作的知识基础;要集合绘画、雕塑、摄影、建筑、诗歌、音乐、戏剧、电影等各类媒介的艺术家们共同切磋,形成一种彼此砥砺、相互启发的“创作集体”,在共同的创作情境中深化理解,创新语言,锤炼意志,澡雪精神。

要反映重大历史事件,艺术家必须要有深邃的历史洞见、真切的历史感知,要能够营造出充满历史感的记忆现场。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感同身受。要画出历史必先感知历史,要感知历史必先投身其中,成为历史的剧中人,才能够体会到事件所汇集到的历史动力、价值和激情,作品才会有力量有深度。在历史的长河中,艺术家应该像一块礁石,在时间的洪流中撞击、绽放出精神的浪花。只有这样,才能将历史的真实和心灵的真实统一起来,才能从历史性中凝聚出精神性,才能以艺术的真实点亮历史的真实。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让我们用我们的艺术创作,为创造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出艺术的力量、国美的能量!让我们感应大历史、投身新时代,秉人民之心,溯精神之源,铸传世之作,立有为之学!

 

杨奇瑞

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 

做好的作品必须学好党史,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就是不负人民,党心和民心是一致的。我们创作的作品对应的是“伟大精神”这个主题,塑造的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克难攻坚,战胜各种风险阻力,取得伟大胜利的过程。我们要用不同历史时期的情景表现出伟大斗争的精神,情景和人物必是表现人民的整体形象,而不是具体的某个英雄人物。我们在创作过程当中设置了两个主题,12个群像,比如说黄河船夫表现了民族之魂。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创作过程中不仅参考了黄河船夫形象,还参考了三峡纤夫的形象,我们用背影裸体来表现中华民族的脊梁。这是我们对“秉人民之心 溯精神之源”的理解和实践。如何铸传世之作?第一,雕塑的本体或者规定性就是有传世的使命。我们有幸承担了《攻坚》这样一个百年主题,它的使命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故事讲好,具备传世之作的要素。第二,体现人民之心和精神之源,要让人民自己看到作品的对象化,表达出中国人民的共性,必须真实可信、有温度。如何立有为之学?我们采用东方式的多维度的象征法和古代石窟的营造法式、剧情营造法等,让一个静态的艺术产生巨大的力量。我们采用纪念性的写实主义技巧,这是一种高度概括的总结,来自于生活和真实。中国美院的雕塑专业团队曾经在老院长刘开渠的带领下到北京参与创作人民英雄纪念碑,今天我们又续接了这个使命,其意义非常伟大,这也是一流美术学院的标志。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刘元捷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副教授 

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上,《攻坚》矗立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寓意面对前进路上各种挑战、风险、阻力与矛盾,中国共产党始终带领人民奋斗进取、攻坚克难。此次的群雕是由12个情景组成。这些情景都是建党百年历史中的重要篇章,预示着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此外,在这12个情景背后,是由67个年龄不同、年代不同、职业不同、神态不同的人民形象组成,“人民”是这组雕塑最核心的元素,高度浓缩了面对苦难、百折不挠的精神。让我最难忘的是石雕加工阶段,是命运的选择还是使命的召唤,雕塑选取的汉白玉石材正是来自于四川雅安的夹金山脚下,而夹金山正是当年红军长征翻过的那座雪山。石雕的加工与泥塑创作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泥塑”是加,而“雕刻”则是“减”,因此我们在过程中探索与适应这种“减”的艺术表现方式,米开朗基罗曾在他的十四行诗中写道:“我在大理石中看到了被禁锢的天使,只有一直雕刻,才能将他释放。”因此,我们便是在问石的过程中尝试着释放他们的生命。

牟森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主任、教授

《辅德里》总叙事、导演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有两点体悟:第一,一百年前中国迫切需要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组织。第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辅德里》是我们作出的一种回应。我们设置三组人物,创建者、见证者和守护者,希望呈现他们的命运图景,以命运来感动人。我们拎出了四个关键词:生离死别、生死相依、生命不止、生生不息。生离死别,毛泽东、杨开慧,蔡和森、向警予等等。生死相依,比如说李达和王会悟,虽然在个人生活中最后并没有走到一起,但是他们没有办法离开,永远在一起。生命不止,主要就是张人亚,他的故事令我们感动得流泪。他守护党章已经是一个传奇,他的家人对他超过半个世纪,三代人以上不停地寻找,这是更加的传奇;然后到了2012年在纪录片里见到了他的身影,真的是生命不止。最后一个是生生不息,王会悟不是党员,她没有入党,她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关系。中共一大的时候党员五十多人,中共二大的时候一百九十多个,在一百年以后九千万人,令人振奋。

赵炟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

《辅德里》微缩模型展策展人 

《辅德里》微缩模型展以微缩模型作为一个媒介,选择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前后16个历史瞬间,展现命运瞬间的现场感、戏剧感、神圣感,呈现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创建者和守护者的命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于青年。在建党百年之际,作为一名90后青年,我很感谢有这样的一次机会,带领着媒介展演系大三同学共同投入到创作展演中,我们非常深入地了解了这段激动人心的建党历史,了解这些建党伟人的故事,用一种新颖的方式展现和传播这些激动人心的建党故事。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深刻的党史教育。

刘智海

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云霄之上》导演

有人是因为信仰而选择了坚持,有人因为忠于使命而毅然牺牲。电影《云霄之上》是以1935年浙西南挺进师战略转移的真实历史事件与人物为基础的,出品团队全都是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师生。它将残酷转化为诗意,让观众共同参与一次具有使命感的向死而生的体验,让观众进入创作者构筑的视觉空间中。“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团队也始终遵循着电影为时代记录百姓、为历史拥护人民的使命,突破固化的审美或者传统的主旋律,关注战争中普通士兵的人生经历和内在世界,探索一种全新的电影美学。

 

周佳鹂

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副教授

《云霄之上》编剧

电影《云霄之上》是在一个军事任务中刻画红军的形象,表现了普通士兵信念的考验和重塑。我们把视角聚焦在无名英雄身上,既是基于一种历史观和人文关怀,也是以相对微观的视角去展现信念之路。“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一个普通士兵在生死边缘,如何坚守信念、保持赤诚、实现个体的自我超越?这是艰辛的历程,也是真正的英雄塑就之路。电影表现的张力一端来自于战争中的极致状态,另外一端来自于山水,即影片的主场景:南方丛林,表面宁静淡然,内在幽深隐秘。非常感谢中国美术学院和团队,可以将我们的艺术理想转化为可见的作品,为行业带去独特的驱动未来的声音。

尹骅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教师

《立国之本》油画 尹骅、来源

《立国之本》这幅画记录了党的百年历程的一个瞬间。如何用油画来表现选题,并且让观者一下理解这个观念,是我们创作之初遇到的很大的难题。经过几次不太理想的尝试,最后,一张极有代表性的邓小平同志的相片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我们想以肖像画的方式来表现这个主题。画面中邓小平站在演讲台上,身着深色中山装,右手举起,从动态神情中都表现出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坚定信念。在环境的处理上,以人民大会堂作为背景,加上麦克风、茶杯、文件稿等细节,突出会议特定场景的道具,红色的旗帜分列两边,党徽居中,以象征的手法营造画面的氛围,既体现出邓小平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那个瞬间,同时也把他从务虚会的真实场景中抽离出来凝固成画面,展现出这个具有深刻意义的历史瞬间。

于振平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综合绘画系教授

 

《伟大的长征—过雪山》中国画 于振平

红军过雪山这一历史事件没有原始影像资料,需要创作者在深入研究文献史料的基础上,运用贴切的艺术语言,挖掘反映主题内涵的那一特定时空、特定氛围来表现至关重要。在场面的塑造上,我放弃了轻车熟路的描绘方式,通过大透视的运用,强化山路迂回状态下的近景远景叠加而产生的大小对比关系,让大场面更具张力。在人物造型上采取了比较写实的手法,从冻得发紫的肤色以及苍白而干裂的嘴唇,还有那不整齐且破烂了的军装以及特有的衣纹质感,体现出红军的顽强斗志与坚定的革命信念。表现历史场景的同时,表达当代人对历史的感知,应该是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应有的重要内涵。这条路我们还要努力地去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

黄骏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教授 

《人才强国》中国画 黄骏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进行创作。在创作的前期调研阶段,我们与史学家们充分沟通,使得整个作品从构思到完成都是相对顺畅的。作品采用了“笔墨塑形”的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人物的精神气质,以横向构图的形式,呈现了以特定人物为核心结构,错落有致的向画面两侧展开,并形成了宏大的画面视觉。作品画面试图打破时空的艺术表现形式,以人为核心要素,通过画面来呈现各个行业、每一个特定人物形象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和辨识度,体现了每一个领军人物在行业当中的高峰和精神气质。将主题性创作的场景图式与当代视觉语言并重的思考相融于一体,在创作手法上给予了充分的自由度。

封治国

中国美术学院组织人事(统战)部副部长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教授 

《南昌起义》油画 封治国

7月1日观看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一百年走过的艰辛历程和曲折探索,这次讲话坚定了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认同感和作为党组织一员的组织认同感,在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时候想到自己创作《南昌起义》的过程,八一南昌起义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占领南昌的德胜门,于是我选择了站在德胜门城楼之下欢呼胜利瞬间的画面,利用火光和亮色和大面积暗布的对比来取得红旗招展的效果,是光线上一种尽可能的尝试,后面有浓烟来表现起义的氛围,隐约露出老南昌城的标志,里面的尖顶建筑至今还伫立在南昌的胜利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创作过程当中走进了历史,又再一次走进了这些历史领袖的深处,我觉得无比荣幸。

常青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浙江油画院院长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油画 常青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能有机会参与到这次主题性创作中我很开心。在创作的攻坚时段,老艺术家们的创作激情和认真态度一直激励着我。这次的作品画面分成了三部分,天、地、人,表现了1949年五大书记进入北京的景象。为天地立“新”,所以做了天地的处理,云是比较张扬的。为追求人物形象的真实,前期调研阶段从纪录片里截图。整幅画面的取景来源于网络地图,还原度比较高,在创作手法上夸张了一些,近景、中景、远景的处理加入了当代电影戏剧性的东西。作为主题性美术创作国家队的一员,我们要用精品和力作来回馈时代和社会。

何红舟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小平您好”》油画 何红舟、黄发祥、江帆、余琛潇

《人民的信任》油画 何红舟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振奋人心的重要讲话。《“小平您好”》是由中国美术学院老、中、青三代艺术工作者共同创作完成。表现的是1984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35周年之际,中断多年的国庆游行再度盛大上演。画中“小平您好”的标语,不仅表达了对邓小平同志的敬意,更是对党中央领导、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衷心拥护。创作构思时,我们设想以参与者视角,表现广大群众改革开放初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结合现存影像资料和历史照片,我们选择接近平视的视角,还原事件中人物身型、动作、神态,让观者融入到这次欢腾的游行队伍之中,展现历史现场与艺术表现的双重真实。《人民的信任》描绘了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党的十九大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的情景。这张画需要对十九大精神有所回应,从党和人民的鱼水关系角度构思画面,展现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的信任而担当重托的风采。作品既描绘出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和蔼的一面,又通过形象塑造展现大国领导人的精神风貌。风雨兼程百年路,不忘初心再出发。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不懈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

任志忠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吉》油画 任志忠、谢小轩

我这两年参加了三个美术工程,在创作历史画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体会,国美历史画创作团队的老中青三代互相交流、互相切磋,老先生把创作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现在国美的主题性艺术表现方式越来越多样,我们有了电影、舞台戏剧,它们呈现出特别强烈的艺术效果,在社会上引起了积极反响。传统的造型艺术形式的主题创作如何向内挖掘,思考其本质需求或者优势,保持语言的纯度、表达的强度,如何不断提升和前进,是一个引起广泛讨论的学术问题。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教授

《工人补习班》油画 来源

今天能在现场看到各位老师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为建党百年进行创作,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艺术创作不是简单还原历史,而是要挖到创作思想的内涵上;不仅是感知,还包括叙事的内涵以及语言的锤炼。希望自己在锻炼过程当中继续发挥好自己的创作能力,继续为学校、为国家而努力。

沈临枫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研究生

《大国正名——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画 徐默、沈临枫、沈晓明

《大国正名——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幅作品较为特别,是所有展览中唯一没有画出“中国”的中国画。画面中友国代表们高举双手、满面笑容,或欢呼、或握手祝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从此走进了全球视野。这幅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我有幸前往联合国现场,取得几乎所有一手影像资料,也感受到“走出国门”的重大历史事件是绘画领域的盲点。在国美学习的第13个年头,我深刻体会到优秀的创作来自学术的考究、艺术语言的锤炼和创作者性情的发挥。我校经验丰富的教师们正是展现出了这一综合的、实践性的能力,才能行稳致远,才能保持住国美的活力。与影视动画相比,绘画的画面感并非弱项,而是一种更加凝练的艺术语言。若将优秀的创作作品建立数据库并开放给短视频等平台的创作者,那么这些作品自然而然地便会与视频、影像、动画结合起来,产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持续且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力,这便是作品的最佳状态。

付帆

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副教授

电影《云霄之上》海报

我有幸于上海国际电影节前在影院大屏幕上观赏我们的作品《云霄之上》,虽然多个镜头已烂熟于心,但是首次坐在荧幕前,作为第一个观众,黑暗中第一幕镜头缓缓展开,艺术的魅力油然而生。这部影片在制作过程中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用小成本影视作品展现出宏大战争题材。为了规避战争电影中的工业感,我们以小博大,探索美学奥义。作品的影调、浙西南方言对白等记忆点令人印象深刻,并且作品运用多个长镜头,以记录的方式呈现出临场感。二是中国美术学院影视学科可以做到什么程度。这部作品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结合了影视戏剧学科所有专业的联合创作案例,无数个日夜的付出,精雕细琢、反复推敲,造就如今的成品。《云霄之上》的第一个镜头,便是参考了70-80年代多幅油画作品,调出油画的色调。中国美术学院第一部龙标电影是各个领域的创作成果,希望未来会有更多共融性艺术作品的呈现。

(以上按现场发言顺序并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