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戈辛 潘玉珊 编辑:赵雨岑
来源:宣传部 阅读:
发表时间:2022-11-20
作者:童戈辛 潘玉珊 编辑:赵雨岑 来源:宣传部 发表时间:2022-11-20
丛生——第四届两岸艺术院校优秀作品联展
11月19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丛生——第四届两岸艺术院校优秀作品联展”在艺创小镇·凤凰创意大厦文创展厅启幕。浙江省台办主任庄跃成,浙江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建章,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丽水市缙云县县委书记王正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俞晖,杭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林佳燕共同为展览启幕,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致辞。省台办交流处处长姚小军,省教育厅港澳台办主任蓝晶晶,西湖区艺创小镇相关领导,中国美术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等出席开幕式。
庄跃成、李建章、金一斌、王正飞、俞晖、林佳燕为展览启幕
展览以“丛生”为主题,今年已连续举办至第四年。“丛生”根植于海峡两岸同宗同文、同根同源的地域亲缘,致力以两岸艺术教育的最高品质和最新成果,搭建艺术创作与文化交流的重大节展平台,凝聚两岸艺术院校的学术共同体,推动两岸青年的参与、互动和分享,以共同生发之葳蕤壮观的中华文化,探索对台交流工作和两岸融合发展的新型路径。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讲话
沈浩指出,“丛生”通过多元形态的艺术展示、多重视角的对话交流,打造出两岸文化艺术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经过四年持续建设,今年“丛生”的框架更加成熟、内容更为丰富,不仅拥有美育的力量、艺术的力量,更包含了两岸青年的凝聚力。“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历经一代代艺术工作者的努力,两岸青年携手共创时代艺术不再是一场愿景,而是一场深入人心的艺术行动。“丛生”这颗美育的种子已深深植根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心中,青年学子们以艺术为媒介,完成了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入合作。沈浩表示,艺术之美好,在于取之于生活,用之于人民,培育民族之精神,需要携手共进,需要更多的“丛生”来启迪人心、锻造品格。让有为青年扛起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凝聚在一起共同为艺术战。
杭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林佳燕致辞
林佳燕表示,中国美术学院积极以艺术形式搭建海峡两岸青年交流平台,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两岸学子对艺术不同的理解、以多元方式互动呈现出的作品,体现了海峡两岸浓浓的情谊和两岸青年对未来的期待。“丛生”展览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连结在一起,以艺术为媒介,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她期待未来有更多两岸学子能加入到“丛生”的行列之中,为弘扬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出自己青春的力量。
中国美术学院台籍学生代表涂昌裕发言
中国美术学院台籍学生涂昌裕作为参展学生代表发言。他认为,艺术能够提供给社会美好的正能量,艺术所传达的真善美是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心灵向往。两岸学子在研究、创作与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注入新生与活力。展览将经典的传统元素通过现代科技方式呈现出来,通过艺术理念的交流合作展现人文与学术的价值,用创作勾勒出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用艺术展现对祖国的热爱,积蓄中华儿女那份广大、包容、和平与爱的力量。
开幕式上,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武小川,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及云辉,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刘茂平,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锡权,台南艺术大学国际事务处国际长陈泓易,台湾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刘建成,高雄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陈立民,亚洲大学创意设计院院长陈启雄以视频的方式致辞,祝贺此次展览取得圆满成功。
嘉宾合影
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港澳台合作交流办公室承办,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台北艺术大学、台南艺术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台湾师范大学、高雄师范大学、台中科技大学、台湾亚洲大学支持。
开幕式后,策展人曾晓嵛为嘉宾导览“丛生——第四届两岸艺术院校优秀作品联展”。
“丛生——第四届两岸艺术院校优秀作品联展”共有来自海峡两岸16所艺术院校参与,参展人数达203人,展出两岸优秀作品140组/件,作品类型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设计和手工艺等。同时,本届展览以公共参与形式面向两岸大众、艺术爱好者等征集作品187件。
展览在集结以两岸艺术院校优秀作品为“主题展”的同时,分别以两个“特别单元”为复调,指向课堂和公众。主题展为“不可见之物的蜜蜂”,两个特别单元分别为“学园与田野”和“艺术之花”。展览试图借由“蜜蜂”、“田野”和“花”三个关键词,钩沉艺术教育所辐射的三种现场,即:凝结于劳作和志业的艺术现场、往复于学园和社会的教育现场以及建立于参与和分享的公众现场,这亦是艺术之“园野”得以因教育而同行不息、丛生并然之所在。
展览同期将以线上线下形式举办论坛,形成两岸院校教育者、青年学生等的互动和交流,以此助力院校联盟共同体的长效联动。除此之外,“丛生”结合时下热点,依托互联网平台打造同步线上展厅,构建线上线下一展双线并举的新模式,积极探索后疫情时期的交流和共享路径。
此次展览在艺创小镇·凤凰创意大厦文创展厅持续展出至12月17日,期间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 展览现场 ·····
····· 展览作品 ·····
作品名:《永生/OUROBOROS》
作者:刘诗扬 院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作品类型:影像 作品尺寸:4096 * 2160像素
作品名:《一天的世界(One Hundred Years in A Day)》
作者:陈嘉梓、胡许恒、林煜肯、王嘉平、叶国鑫、周逸涵 院校:中国美术学院
作品类型:影像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作品名:《耕恬》
作者:黄维昱 院校:台中科技大学
作品类型:品牌识别设计 作品尺寸:59.4 * 84.1cm
作品名:《湖山踏雪》
作者:叶阮晨 院校:中国美术学院
作品类型:中国画 作品尺寸:33 * 1600cm
作品名:《森罗万象》
作者:谭俊杰 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类型:中国画 作品尺寸:190 * 192cm
作品名:《心屿》
作者:简秀倩 院校:台湾艺术大学
作品类型:水墨 作品尺寸:40 * 60cm×3
作品名:《在光亮中,世界始终是我们最初和最后的爱》
作者:韩杨 院校:四川美术学院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尺寸:280 * 280 * 190cm
作品名:《在延伸中的蓝》
作者:江东谕 院校:台北艺术大学
作品类型:绘画 作品尺寸:120 * 120 cm
作品名:《直到混凝土变成泥》
作者:徐楷 院校:广州美术学院
作品类型:影像 作品尺寸:UltraHD 3840 * 2160 24fps 5’ 33’’
作品名:《Sangesangel》
作者:拉勒俄岚・巴耷玬(Ljalje’elan・Patadalj) 院校:台湾师范大学
作品类型:录像艺术Video art/双频道录像艺术Two-channel video
作品尺寸:Sangesangel-1 05’12’’/ Sangesangel-2 05’14’’
作品名:《绿水青山之青春旅途》
作者:程娟花 院校:西安美术学院
作品类型:中国画 作品尺寸:185 * 220cm
作品名:《濳距离》
作者:涂芷妤 潘伶伶 王怡舜 陈忆萱 丁云媗 院校:台湾亚洲大学
作品类型:缓冲包设计 作品尺寸:70 * 100cm
作品名:《纸此》
作者:李晓庆 院校:湖北美术学院
作品类型:陶瓷 作品尺寸:500 * 60 * 30cm
作品名:《各得其和》
作者:杨采薇 院校:天津美术学院
作品类型:中国画 作品尺寸:140 * 137cm
作品名:《Plastic Love》
作者:萧劭渝 院校:台南艺术大学
作品类型:首饰 (项链) 作品尺寸:50 * 50 cm
作品名:《未来日豹》
作者:王腾
院校:鲁迅美术学院
作品类型:油画
作品尺寸:200 * 150cm
作品名:《镜》
作者:蔡宇贞
院校:高雄师范大学
作品类型:平面作品
作品尺寸:60 * 60cm x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