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与西湖区启动“艺术村长”项目

作者:邱莉丽   编辑:叶菲    来源:宣传部    阅读:     发表时间:2023-05-05

作者:邱莉丽   编辑:叶菲   来源:宣传部    发表时间:2023-05-05

与会领导共同启动“艺术村长”项目

5月4日,西湖区、中国美术学院合作项目“艺术村长”启动仪式在转塘街道长埭村举行。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西湖区委书记董毓民讲话并为“艺术村长”颁发聘书。高世名、董毓民、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委员、组织统战部长徐国强、西湖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军、西湖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马定忠、俞晖,中国美术学院社会合作处、转塘街道、双浦镇负责人等共同启动“艺术村长”项目。

高世名、董毓民为6位“艺术村长”颁发聘书

“艺术村长”签约结对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主任牟森、电影学院院长徐小明、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毕学锋、建筑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凯生、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周东红、建筑艺术学院风景园林系副主任沈实现,这6位具有浓厚乡土情怀和深厚艺术造诣的中国美术学院大咖担任“艺术村长”,分别与西湖茶场村、桐坞村、上城埭村、长埭村、慈母桥村、大清社区签约结对。他们将入驻结对村社,领办特色艺术乡建任务书,围绕蓝图规划、项目指导、产业带富、结对共建、乡村美育、文明乡风、乡土创作等七大方面,聚焦“艺术振兴乡村”的小切口,做好“推动共同富裕”的大文章,打造更具西湖标志性和辨识度的中国式现代化未来乡村样板。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讲话

高世名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人在现代百年里所经历的沧海桑田、巨大变化,是从乡土社会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生活开始发生的。中国美术学院一直关注乡村,是因为在每个村子中,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存在着一种生活和生产的原动力、生命的原动力,这是来自土地的力量。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积极倡导“以乡土为学院”,以“中国美院助力美丽中国”,“乡土学院”和“美丽中国”以一种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的“双螺旋”结构——美丽中国聚焦社会现场,以人成就事;乡土学院承载育人之道,以事磨炼人,建立起国美人总体发展的社会大平台,在学校内外的融会贯通中打开生活艺术的新可能,在落地实行中激发文化生产的新方式,形成艺术文化赋能社会发展的新实践。

高世名表示,“艺术村长”是中国美院和西湖区携手同心、以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新举措。希望“艺术村长”们虚心、耐心地捕捉和呈现乡土社会的日常力量,以建立起一种自下而上的,从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史出发的对中国社会历史的结构性认识;认真思考如何从中国当代社会的微小单元中感知新时代历史进程的脉搏,从村落中观照中国式现代化具体的发展路径,以及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艺术工作应该转化出何种形式、怎样的动力。希望艺术家们扑下身子、扎根乡土,与西湖区同仁们和老乡们一起,共同建构兼具乡土生活气息和人文山水清韵的新江南生活美学,共同描绘新时代乡土中国的最美画卷。

西湖区委书记董毓民讲话

董毓民表示, 95年前蔡元培、林风眠先生在西子湖畔成立国立艺术院,从西湖之畔的孤山到之江大地的象山,西湖区与中国美院一路相随相伴、共同成长,有着深厚的校地情缘。从“校地大工委”模式深化党建联建到“艺术村长”项目的再度牵手,中国美术学院和西湖区走得更融、更近。

董毓民强调,西湖区将继续做好“店小二”,提供校地双方合作的大舞台。一是再牵合作之手。6位美院大家受聘成为“艺术村长”,区校再度牵手,村社“烟火气”搭上浓浓的“文艺范”,将进一步激发茶香满园、书香满径,推动龙坞地区文化、文创、文旅产业出新出众、出圈出彩。二是再续共富之约。希望双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充分发挥“艺术村长”们的领军作用,聚焦高质量发展、高颜值城乡、高水平开放,以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时代课题在西湖区先行先试、引领示范。三是再增彼此之情。西湖区将竭尽所能,一如既往地服务保障中国美术学院发展;积极拓展艺术创作新载体新模式,为美院师生碰撞灵感、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空间;健全完善校地合作体制机制,助力中国美术学院打造“世界一流美术学院”。希望双方以“艺术村长”项目为新起点,携手同行、开拓创新,共绘校地合作的“诗与远方”。

“艺术村长”代表毕学锋表态发言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艺术村长”代表毕学锋倡议,起笔“合作”,入驻乡村、扎根乡村,领办特色艺术乡建任务书,倒排时间表,绘成一幅共建共享的“校地融合图”;行笔“环境”,坚持典型引路,重点打造一批艺术村落,绘成一幅可居可赏的“山水秀美图”;运笔“产业”,引导农文旅融合的农村新业态,绘成一幅宜业宜游的“经济富足图”;落笔“文化”,发挥艺术的资源优势,绘成一幅同心同行的“民生幸福图”。

西湖区委、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国美术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参加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