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印学古与今丨“《中国篆刻》杂志学术座谈会暨庆祝西泠印社建社一百二十年”论坛召开

作者:《中国篆刻》编辑部   编辑:张莹    来源:《中国篆刻》编辑部    阅读:     发表时间:2023-06-29

作者:《中国篆刻》编辑部   编辑:张莹   来源:《中国篆刻》编辑部    发表时间:2023-06-29

图片

在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5周年,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创办60周年,西泠印社建社120周年之际,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篆刻》杂志、书法学院承办,西泠印社协办的“《中国篆刻》杂志学术座谈会暨庆祝西泠印社建社一百二十年”论坛6月26日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召开。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篆刻》主编沈浩,《中国篆刻》执行编辑王文超,西泠印社党委副书记王宏伟,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黄惇,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曹锦炎,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慰祖,中国篆刻院院长骆芃芃等出席论坛,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西泠印社、上海博物馆、郑州美术馆、韩天衡美术馆等高校与文博研究机构的老中青三代学者共聚南山校区,共商印学发展大计。

图片

上午,座谈会由沈浩主持,沈浩、王宏伟分别致辞,王文超介绍《中国篆刻》的学术主旨与办刊理念。随后,首刊作者代表曹锦炎、孙慰祖、许雄志、魏宜辉、田炜、朱琪六位先生依次发言,对中国美术学院主管《中国篆刻》杂志表示祝贺与期待,肯定了《中国篆刻》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印学研究,建构篆刻理论,促进学术共同体协同发展以及践行大众美育传播上的贡献和价值。

图片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沈浩主持并致辞

沈浩回忆了沙孟海先生执教中国美术学院、执掌西泠印社的往事,谈及沙老对中国书学和印学的贡献。他表示,中国美术学院与西泠印社隔一湖碧水相望,怀相同心愿。无论是“保存金石,研究印学”,还是“以美育代宗教”,皆旨在振兴民族艺术、复兴中华文化、创造新时代文明。为此,我们做研究、兴创作、育新人、播六合。中国美术学院自1963年以来,以书法篆刻专业的全国首招开启了新中国的高等书法教育。经过沙孟海、诸乐三、陆维钊等先生的努力,为学校的篆刻教研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传统,并广泛影响着全国各高校书法专业的建设,六十年间篆刻人才辈出。

《中国篆刻》杂志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而生,在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担当。如今,《中国篆刻》在中国美术学院落户,旨在汇聚高校的学术力量,联通社会各界印学研究资源,不断出新成果,育新人。希望未来在学界同仁的鼎力支持、关心和共同建设下,《中国篆刻》能够立足印学本位,追本溯源,从源头取水,与经典同行,砥砺艺事,成为新时代印学研究成果刊布的重要阵地、同道学术交流的开放平台,为新时代的艺坛谱写精彩华章。

图片

西泠印社党委副书记王宏伟致辞

王宏伟回顾了西泠印社120年来的风雨历程,是和中国美院的关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中国篆刻的发展前景可观,同时也面临着几个挑战:第一,如何促进大印学研究发展。西泠印社一向提倡守正创新、入古出新,大印学也是结合了当前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印学的主要核心要义是学科交叉、文明交流,这也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理念相契合。第二,如何进一步扩大金石篆刻的覆盖面、受众面。金石篆刻还是一个小众学科,当代印学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加强金石篆刻的推广和宣传,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为人民服务。第三,如何让艺术紧跟时代,与时代同频共振。篆刻艺术工作者要多创作为时代而呼,为时代而歌的作品。第四,如何落实国家文化战略,让金石文化能够走出去。通过海外交流,传播工作从一带一路覆盖到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第五,如何优化印学文化的组织建设,即印学机构的问题。

图片

《中国篆刻》执行编辑王文超介绍学术主旨与办刊理念

王文超公布了杂志的选题规划。他指出,该刊物主旨是立足印学本位,面向高校及社会各界,依托中国美术学院在书法篆刻领域的积淀,为海内外印学研究搭建交流平台。杂志将围绕“印”及相关材质、文献、品评等方向的各个方面研究,刊发以学术为根本,汇集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版块设置中,“溯源”选择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的旧文进行回顾,探源并梳理学科系统,唤醒对印学研究的追根溯源。“专题”是学术研究的核心部分,选择的文章一是印章及相关题材;二是印人印事、印谱谱系、印论研究、印章辨伪、品评以及美学等方面研究的论文;三是对古代书画、古籍版本等材料以印章为切入点的考证和艺术史方面的研究。“鉴藏”整理刊布新见先秦两汉玺印、陶文、封泥等材质和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官私印章,以及异域印章、少数民族文字或图形印章、元明清流派印等。“传播”会针对高校的篆刻教学理念进行梳理,关注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印学研究等。

首刊作者代表发言 

图片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曹锦炎

中国美术学院主管下的《中国篆刻》,与西泠印社的《西泠艺丛》发展不同,各有侧重。《中国篆刻》既然是篆刻,就自然包含了“篆”和“刻”,“篆”是书写文字,“刻”是创作技法。首刊现有文章里一部分是文字学,一部分是印学,但是现在缺少篆刻学。严格意义上来说,篆刻和印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杂志还是放在一个大的印学概念里面,包括了文字学、金石学、印学。今天,诸位专家学者汇聚于此,共同讨论如何把《中国篆刻》杂志办好,希望大家各抒己见。

图片

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慰祖

《中国篆刻》杂志落户美院,从原先刊登作品为主转型为以学术研究为主,非常切合中国印学、中国篆刻当代的发展趋势。《中国篆刻》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视野不局限于国美,而是放眼整个中国印坛,代表的是当代印学的发展趋势和水准。同时面向全国书法篆刻类教学的需要,引领研究方向,汇聚科研团队。《中国篆刻》的文章要从印出发,与印有关。近四十年来,书法、篆刻实践在前,创作理论、美学研究仍较薄弱,希望《中国篆刻》的倡导和引领能带来改变。

图片

河南书协副主席许雄志

中国美术学院是重启《中国篆刻》最好的归属。在《中国篆刻》杂志的栏目设置上,目前缺少了篆刻创作的版块。中国美术学院本科四年除了教授理论方面的知识,大部分还是创作实践。从事创作实践的基层年轻作者和在校学生数量很庞大,缺少了篆刻创作板块会失去很多读者。要关注高校师生,更要关注基层的广大作者。在藏品的利用和发表上,官方博物馆有很多优势,但也不能否认民间研究、民间典藏也有许多新资料的发现,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图片

南京大学教授魏宜辉

自己的文章能够被《中国篆刻》杂志认可并且刊用,深感荣幸。自拿到杂志样书起,就深感其“精美大气,不拘一格”。一是《中国篆刻》杂志封面设计、版面安排、印刷装帧的观感,让人感受到编务老师们的呕心沥血。二是《中国篆刻》杂志所刊登的论文广泛涉及印学研究的各个方面,不仅探讨了印学的理论、篆刻艺术,还利用印文资料来考释文字、研究历史。学术繁荣需要不拘一格,《中国篆刻》杂志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希望《中国篆刻》越办越好,成为学术界的精品期刊。

图片

中山大学教授田炜

感谢《中国篆刻》杂志编辑部的辛苦劳动,以及曹锦炎老师、孙慰祖老师的鼓励和帮助。同一般学术刊物不同的是,《中国篆刻》杂志,以学术标准为依据,不限论文字数,力求口碑。座谈会预告中谈到,《中国篆刻》杂志的三个办刊目标:一是搭建交流平台,二是汇集前沿的研究成果,三是刊布最新的研究资料。用两个字概括便是“融合”,数据时代下,研究力量、研究资料、研究成果的融合是一个大趋势。《中国篆刻》杂志可以帮助解决当下印学发展零散的问题。基于专业严谨的学术编辑团队和正确的办刊方向,《中国篆刻》杂志一定能够办成一流的学术刊物。

图片

下午,学术座谈由孙慰祖主持,设置了“目前印学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和“《中国篆刻》杂志的栏目设置与选题规划”两个议题。

部分与会专家发言

图片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黄惇

《中国篆刻》杂志应该主要围绕着篆刻和艺术史的中心转,运用交叉学科的方法来为研究者服务。在栏目设置里可以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实用印章史,一个是文人篆刻艺术史。在划分栏目、组织文章的时候,要把同类型的文章放在一起,同时也要兼顾艺术原理(艺术哲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教育等领域。“溯源”这个版块很好,让我们知道经典的源头。但“溯源”和“传播”版块诸乐三先生的讲课稿可以加一个编者案,让读者明白刊物选稿的意图。

图片

中国篆刻院院长骆芃芃

中国美术学院主管《中国篆刻》首刊有几个亮点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第一,文字量增加了很多,跟以往以图为主的杂志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增加了很大的信息量。第二,栏目更多的是考证方面的内容,整体栏目设置上学术性更强,内容也更偏向考据和鉴藏。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当代的内容和国际视野,兼容并蓄。第三,纸张印刷特别用心,版式很舒朗,方便批注记录,特别适合阅读,体现了编辑非常匠心独运的设计。

图片

复旦大学教授施谢捷

我有几点建议:“溯源”这个版块要加评语或者编者案,好的论文导读可以厘清经典在学术史上的意义。“专题”可以不定期地做,可以约定几个作者集中讨论某个问题,但刊物要保证问题的时效性,只要文章质量过关,有什么就发什么。考据性的文章对篆刻非常有用,至少从篆刻用字来说很有意义,但是文章要尽量精练。“鉴藏”这个版块可以是公家收藏,也可以是私人收藏,同时还要兼顾最新出土的材料,有些重要的内容可以通过杂志的名义联系考古所,让他们提供比较好的资料、照片。可以适当增加当代的东西。

与会专家黄惇、骆芃芃、施谢捷、方小壮、蔡显良、张索、杜志强、朱艳萍、董建、孔品屏、张炜羽、张学津、乔中石、古菲、田振宇、韩天雍、吕金柱、戴家妙、方波、李明桓等围绕这两个议题展开了热烈的发言和讨论。对《中国篆刻》杂志的学科定位、学术品味、内容设置以及首刊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方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同时,对目前印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讨论。

图片

《中国篆刻》是印学界共同的学术平台,在未来的办刊过程中将充分吸收专家的建议,将《中国篆刻》办成一份有品位、有高度的学术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