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的理由:二十位青年艺术家的“一堂课”

作者:   编辑:陈思    来源:凤凰艺术    阅读:     发表时间:2023-09-09

作者:   编辑:陈思   来源:凤凰艺术    发表时间:2023-09-09

9月1日是全国大中小学校开学日,中国美术学院在这一天邀请过去十多年来从这里毕业的20位青年艺术家,回来为校长和老师们上课,以INTER-YOUTH·开始绘画的理由/坚持绘画的理由”为主题,分享他们的绘画道路,把离开美院这些年对绘画的探索和体认回馈给学校。

 

Inter-Youth是中国美术学院的一个重要实验平台,自2015年开始持续关注国内外优秀青年艺术家,成为艺术深度交流和展示的国际平台,体现出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教育开放、包容和融合的先锋姿态。

2023年Inter-Youth的展览主题为“绘画的理由”,意在推动中国美术学院的青年艺术家在当代艺术的潮流中,展现勇于创新、特立独行的实验性探索。

 开学第一课现场

9月1日开学日,都是学校给学生上开学第一课,而中国美院的开学第一课则邀请了二十位以绘画为底色进行艺术实践的青年艺术家们回校给老师们上课,分享这些年对绘画的理解和坚持绘画的理由。这堂课体现了国美力量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多元探索,也是“无墙的学院”育人理念的彰显。

参加听课的嘉宾有:Inter-Youth总顾问、中国美术学院老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教授,Inter-Youth总策划、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教授;著名当代艺术家、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联合创办人周铁海著名当代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校友杨福东著名当代艺术家刘韡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焦小健原绘画艺术学院院长何红舟教授,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多维表现工作室创始人、Inter-Youth发起人井士剑教授;中国美院动画与游戏学院院长刘健教授、雕塑与艺术学院院长班凌生教授、中国画学院副院长盛天晔教授、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闵罕教授,绘画艺术学院院长邬大勇教授,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王超教授,油画系系主任封治国教授,综合绘画系系主任陈焰教授,壁画系系主任梁怡教授,动画系系主任李佳佳教授,青年策展人宋振熙等。这次课堂由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郭健濂主持。

Inter-Youth总顾问、中国美术学院老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说到,同学们以讲课的方式、以自己的艺术创作历程讲述绘画的理由,这是一个独具创意的方式,仅仅这堂分享,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中国美术学院走在中国的前列,甚至走在世界的前列。

虽然是“一堂课”,但是向我们呈现了万花筒式的世界,我们听到了纷繁无尽的绘画宣言。有的是对文化生态历史学的执着考察,有的是对中国志怪小说的解读,有的是对传统书法的神摹,有的是对艺术杂志的个人传记绘画,有的是绘画当下的狂野式记录,有的是以涂鸦绘写来表达对媚俗的反抗。大家都在给出一种理由,这种理由有文脉、有叙事、有独见、有深思,让我们对今天的绘画燃起新的希望。

Inter-Youth总顾问、中国美术学院老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致辞

许江感动于这些年轻艺术家们的表现,非常沉着的表达自己,有几点让他印象深刻。

第一,感动于大家对艺术的爱。这种爱朴素,不造作,不媚俗,不追风,不妥协,今天大家的分享使他想起了经常讲的一句话,“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渡河是要死的,不要渡河,偏要渡河。绘画就是这样,劝你不要太固执,又非要固执。“大家这种朴素的爱是最关键的,这是我们所有的坚守的共同理由。”

第二,大家很善于把握自己的契机。大家走的这条路都有一种转变的契机,这个契机都把握得很好。今天同学们生活的大地是艺术史,那个浩渺无边的艺术史既有美术馆、博物馆,又有艺术杂志、网络世界,这些林林种种拼合在一起,展现在大家的绘画蓝图中。大家是在世界艺术史的洋流中搏斗。

第三,大家的绘画有一种插图化的深刻倾向。“所谓插图,就是你所经历的东西不是你亲历的,你所画的不是你亲历;但是你亲在,画出来你在里面。大家都公开宣称反对文学化,但是却依然无法摆脱文字叙述这样一个母体,所以插图化就成为你们意义倾向的欲拒还迎的产物。这个现象我们可以思考,并不是要丢掉它。”

今天的同学已经很善于把自己的一条路梳理出来在这里展示。大家的文本做得很好,梳理对于传统的认识、对于当代的思考。当然对于传统的认识,逐其技、摹其神,但是又有一点囿其形、陋其势;还是要加深对传统的认识。赵无极当年讲得最多的一句话:你们要向优秀传统学,要向世界一流大师学。”最后他又说“要站得高,要站在世界艺术之上。这句话,四十年过去,我们才渐渐地有了体会。赵无极先生让我们向中国传统学,不是要简单地回到传统中去,而是要立高境,要站在世界艺术之上。

Inter-Youth总策划、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致辞

Inter-Youth总策划、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说到,今天这堂“开学第一课”,二十位青年艺术家是我们的老师。

这次活动提及两个问题:开始绘画的理由,坚持绘画的理由。老师们用一整天时间聆听了各位青年艺术家的发言,感知到绘画的理由、无理由甚至无厘头,很有启发,也有些想法跟各位分享。

首先,绘画是个人在画布上面对世界的表态,是我们跟世界打交道、发表议论的方式,更是收纳世界经验、探寻生命意义的一条道路。所以艺术的深度就是生活的深度。

你的心境多大,艺术的天地就有多大。其实艺术没有对错之分,好坏之分也是可以争辩的,重要的是真假之分,这里的真是真实,而不只是真诚,真实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地自我批判、返身以诚。

其次,年青艺术家要提防“画廊气”。“画廊气”是一种让你们自我束缚的东西,一种对商品拜物教的顺应和谄媚。绘画不只是艺术类型,也不止于语言和媒介,它可以作为行动,作为现场,作为事件,作为生活方式,作为心灵症状,作为斗争手段

“今天你们给自己的老师们上了一堂课,这是属于艺术家的‘开学第一课’。”他表示感受到了大家的自命不凡,这一点特别可贵!但他依然希望大家心气儿更高一点,眼量更大一点,要看到全世界所有历史中那些伟大的东西。把眼界放长远,就会发现艺术史上有两种艺术家,一种树立山峰,另一种开辟道路

“我们学校有两位先师兼而有之,就是黄宾虹先生和潘天寿先生。大家不要觉得他们太遥远,跟自己没关系。历史不是一条直线,不是一条河流,而是一片汪洋,所谓‘当代’不只是这瞬息万变的海面,它就是汪洋本身,因为古今中外,凡发生过的都在这汪洋之中,同时在场。

也就是说,荷马、孔夫子、佛陀、老子、苏格拉底、王羲之、‘荆关董巨’、达芬奇、歌德、毕加索、杜尚、博伊斯、林风眠、赵无极……,都是我们的‘同时代人’,都在这片历史汪洋之中载沉载浮。这是我的历史观。由此,我们就有了数种可能的选择,我们可以像庄子那样,乘坐一只巨大的葫芦,于这片汪洋之中做逍遥游;我们还可以从洋流纵横中打捞起古今中外所有的碎片,构造出自己的船只与彼岸。”

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多维表现工作室创始人、Inter-Youth发起人井士剑致辞

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多维表现工作室创始人、Inter-Youth发起人井士剑说到,绘画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从未如此繁荣,也从未如此喧嚣。

今天的反转课堂呈现了艺术教育的一个历史节点。中国美院从林风眠开后的“现代性精神”,一直延续到许江院长提出的“体象三度”:绘画表现的强度、绘画本体的纯度、绘画思考的深度,再到高世名院长提出的关于“绘画的理由”:绘画作为界面、绘画作为基地、绘画作为行动,呈现出绘画和社会、学院之间的教育关系。

Inter-Youth 项目希望更多助力中国美院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走向国际平台。今天我们请来中国美院走出去的,以杨福东、刘韡为代表的70后艺术家,他们深深的影响和引领了中国青年一代的艺术家。中国美院要培养当代艺术领域的“世界队”,相信今天在场20位青年艺术家的这堂课会成为当代艺术教育的又一重要起点。

著名当代艺术家杨福东致辞

著名当代艺术家杨福东说到,“认真的听了一天,我仿佛回到在美院读书的日子,很感谢这些青年艺术家今天的分享。回忆以前在美院油画系上学的日子,大学里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金一德老师的灯,哪怕很晚了,那盏灯还在那儿,随时抬头往上看,那盏灯还亮着。这么多年来我们所有人聊到美院,金一德老师的‘光’永远会被提及。

从我个人体验来说,大学时候耗在图书馆的时候很美好。昨天和高院长聊到一百本自由艺术画册,我们学校有着非常先进的图书来源,大家可以随时阅读,这就是中国美院‘看不见的教育’。”

他表示,绘画有时候是看不见的,也许绘画就像大自然中的一个大峡谷,在这里,绘画的不同质感、不同形态、不同风格就生长在其中,可能有的人像独特的小花、有的人就像一棵大树,吸取的养分不分谁好谁坏,但是构成了绘画山谷里的美好风景。“绘者的感受因人而异,他可能会欣赏一朵花,也可能会欣赏一棵树,就像今天讨论‘绘画的理由’或者‘坚持绘画的理由’,其实如果面对这片绘画山谷中的美好风景,你想表达的,其实已经在那个山谷里。”

著名当代艺术家刘韡致辞

 

著名当代艺术家刘韡说到,今天绘画没有像过去的标准,绘画对于社会的功能也好、本身所构建的一切也好,好像已经丧失了他本身的东西。当你谈到绘画的理由的时候,其实要追溯到如何生活。

绘画就像一个工具一样,要考虑如何建立生活这个问题,当你决定要用绘画这个方式来表达的时候,它就已经跟艺术没有关系了,便时时刻刻在那里了。

 

受邀青年艺术家丰风、税源、王一、李泽昊、杨成桦、龚辰宇、杨罡(三角洲小组)、刘唯艰、温辰旻、季鑫、周轶伦、曹源、龚旭、汪琦琦、冉凯、王源远、刘承龙、张艺琳、李舜、葛彦,他们来自绘画艺术学院以及中国画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等各学院,如今仍然以绘画作为各种媒介的基本方法和底层逻辑进行创作。

他们以丰富的创作与研究为案例,分享心路历程,展示各自对于绘画课题的思索与实践。既有对真实生活和情绪的捕捉,也有对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继承创新,对历史、当代与未来的探索,与各种媒介和技术结合的尝试。每个人都讲述了他们开始绘画、坚持绘画的理由。

以下是20位青年艺术家的分享:

 

 青年艺术家丰风

“刚离校后,是为了生存而创作。”

“离校近十年,是为了创作而生存。”

我是丰风,笔名Lisk Feng,201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插画与漫画专业,后赴美读研,现在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教书,也同时做插画相关的工作。离开学校以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刚离开校园时大多为了生存而创作,而离校十年后更多的是为了创作而生存

我的绘画工作量是很大的,枯竭的感觉在毕业后一段时间更加频密地袭来。接工作需要少而精的同时,寻找能够在命题创作中继续下去的串联点很关键,它甚至可以给赋予我继续创作下去的动力。

相当于把工作和创作渐渐融合,把自己的喜好,声音,完全杂糅到工作之中,尽量去享受每次一创作的机会,相对的,效率也好,是否能给我带来什么经济效益或者名气,是否证明什么,这些都对已经毕业十几年的我不再重要了。我能和画画和平共处,继续下去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青年艺术家丰风作品

 

青年艺术家税源

我是一个兴趣广泛,爱好试错的人。

对于“坚持绘画的理由”这个问题来说,我的想法是:如果“绘画”是需要坚持的话,我可能已经放弃了“绘画”。我想我一直“会画”的原因是我坚持以玩的心态去做每一个作品,虽然出发点不是绘画,但当我忘掉画画这件事,去发展兴趣爱好的时候,自然会拿起笔做点什么,因此这些事情几乎都包含着画画。

在这次分享过程中,我梳理了我开始创作以来,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作品。从家里的墙、数学草稿本开始出现的“壁画”、涂鸦,到后来立体空间的雕塑、玩具、桌游、动画、舞蹈、行为、剧场....这些作品无一不体现着“人及其作品的关系”。

我希望以一种更整体的方式来理解自己及其作品,当我尽可能远离一些专业名词的定见,更加直接、基础、不断变化、不加干涉地行动,也就是像“玩”一样的时候,有一种自然、具有生命力的“整体运动”会自行显露。我将这种“整体运动”命名为“Anymotion”。在这样的理解下,我的作品可以是以开玩笑的方式被创造的。

这种方式是开放的、包容的、富有创造力且无意识地“带有目的性”的。接下来我将继续坚持这种“玩法”,通过个人研究项目,以人为工具同时以人为作品,将整体运动实践应用于自己的兴趣、实践和职业领域。围绕绘画、动画、现场表演及更多创作方式,从个人研究到集体合作,继续探索能反映我们个人和集体意识的创造力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邀请自己及参与者出现更全面的体验,发展新的文化叙事和创造旅程。

青年艺术家税源作品

 

青年艺术家王一

我在创作中试图挖掘那些过去或是现在事物的投影,它们可能出现在原始信仰的图腾上,大自然的奇境内,封建时代的宫阙中,大运动的旗帜间,近未来的科幻电影里……我将其化简成一个个单纯的形状,拆解重组,用无意义承载意义,用矢量图形藏匿意志。

并将此种方式表达为委婉的转进,借助“象征几何学”的外壳,重新唤起人们记忆经验里的感知,并在当下我们的社会形制中赋予其新的所指和隐喻。

青年艺术家王一作品

 

青年艺术家李泽昊

“每天都要用颜料将画面全部都覆盖一遍”“是什么让你最终停下呢?是你的疲惫还是什么呢?”在国美专业选修课堂上老师们的这两句话让我对绘画的真实产生了兴趣和思考:不断否定的绘画要在何处结束呢?这种对真实的叩问,不断地否定、推翻重来的过程,让我觉得与动画的逻辑十分相似,动画的每一帧永远都在否定他的前一帧,给出新的变化,在这样的变化中,我们体验着时间、而时间又穿过我们的身体,留下痕迹。这样的思考慢慢成为我毕业后创作的线索,我得以在探索中坚持自己的创作。

青年艺术家李泽昊作品

 

青年艺术家杨成桦

杨成桦,一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小学里就喜欢画画,从小立志考中国美院。2008年考入国美,毕业后到法国留学并从事动画工作十余载,执导多部个人风格强烈的艺术动画短片,并获得多项国际荣誉殊荣。除此之外,也专注于画漫画,设计桌游,做书籍编辑,摄影,拍vlog,录电台节目,做产品设计等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创作,洞悉社会,贴近生活,寻找异世界之间的共鸣。

我认为动画是一种制造改变和错位运用的艺术,绘画是为满足人体本能的一种表达需求。“制造改变”是在时间线的推进中有意安排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错位运用”中的“错位”来自“desyncronization”一词,是运动轨迹的速度和节奏的规律。对于绘画的理解也和对绘画的审美喜好有关。个人喜欢素人艺术、一些精神疾病患者的作品、孩子笔下拙朴的线条… 怀孕期间,开始下意识画一些重复性的元素组合,这些画作是出于身体本身的欲望表达,不受美学认知的支配。

“心如工画师,万法唯心。”

用有趣的心,创造有趣的作品,构建有趣的世界。

青年艺术家杨成桦作品

 

青年艺术家龚辰宇

我在2018、2022年分别举办了个展“凿冰”和个展“他方世界与少年”。

青年艺术家龚辰宇作品

“凿冰”是一种在冰天雪地极端天气中的工作。凿这个动作有着一股狠劲,冰,晶莹剔透却锋利坚硬。想透过“凿冰”这个词展现我用朴实的力量突破自己的愿望。

“他方世界”源自印欧神话,描述了神仙的居所。在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表达,描述了神仙所处的不可见世界。这个“他方世界”可能源自远古,也可能来自千年后的未来,我想像和描述“他方世界”中的少年以及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差异。

我认为当代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表达和探索个人经验和思想的媒介。它提供了一个平台,将艺术家自己的视角、理念以及对世界的看法传达给观众。在这个过程中,当代艺术能够破除和重建信息教条,也就是从传统的、固定的观点中解放出来,为观众呈现更加多元和开放的认知世界。

青年艺术家杨罡

 

绘画是一种为区别而区别的实践(a diacritical practice),它通过参照另外的画家而生产自己。画家在场域里是要努力与其他同时代的生产者相关地去成为一个生产者。——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马奈课程》

在今天这个时代去讨论“绘画”本身的问题,答案将永远滑动在一种正在进行的时态当中。在媒介迭代的技术背景下,绘画作为艺术家个人生命档案的意义将远远大于过去作为图像的传播学意义,所以关于“开始绘画的理由”各不相同也无需阐释。

青年艺术家杨罡作品

而在资本逻辑驱动的艺术产业结构中,诸多关于“坚持绘画理由”的宣言多少携带着某种艺术建制内的“政治正确”或被艺术家利用的“逻辑自洽”。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将绘画媒介理解为一种连接、组装不同媒介、结构、生态关系的装置,正如我所引用的布迪厄在《马奈课程》中的论调,画家的实践应该是是一种“为了区别而区别”的实践,绘画应该深深地嵌入到它正在发生的时代,并积极地与艺术史的上下文以及同时代的生产者产生关系,它即是最私密、最“英雄主义”的,同时也是最公共、最“舍身成仁”的,即坚持绘画不仅仅是对于媒介的坚持,更是通过参照绘画媒介的开放性去可持续地生产自己、发明自己。

 

青年艺术家刘唯艰

我分享五个有关绘画的想法:

1、我创作来源于生活和生活中的感悟,以及大脑的自由活动和现实碰撞之后的世界。

2、我对我的创作定义为双重创作,首先在生活中创作用照片记录当时的感受和元素,回到工作室重新挑选,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当激情消失之后所留有念念不忘的东西,这些东西的背后有一个更大的指挥棒而我自身也是这微小的一员。 

3、身体介入绘画之后偶然性与认真克制之间的关系,利用元素的自然象征性再组合来表达。

青年艺术家刘唯艰作品

 4、我理解的创作更像科学家的工作,在工作和生活中去发现和探索再到表达,我关心的是人在社会和自然生活中的精神状态和反应。创造是造物主的工作。 

5、创作的过程像射击打靶,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个靶心!最后有没打中差多少心里很清楚,当画面处于焦作的状态时选择用情绪和情感来平衡作品,或者幻想一个具体的故事来帮助作品的完成。

 

 青年艺术家温辰旻

我主要从跨媒介创作,分享从创作、教学、研究等对于绘画创作与技术当下的思辨展开讨论。从自己的绘画创作经历成为机器学习模型对象所展现出不可见之物显现的潜能,再到近期《兰芳实现》系列创作对人脸肖像、历史时空、人文景观的图像数据模拟与演练,形成新的视觉经验与创作思维的案例介绍。

创作者与人工智能协同工作,使得人工智能成为一个对于艺术整体的他者凝视,不仅是面向于艺术,可能也面向于各行各业。我们并不是工具,但当类似工具式的技能已经可以被替代时,真正拷问我们的是,我们的价值到底在哪里?讨论人工智能对于我们创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也许是一种新的可能性或是感知方式,但一定是超越了AIGC简单的图形生成的认知,而面向人类整体视觉经验的新美学革命。

青年艺术家温辰旻作品

 

青年艺术家季鑫

 很惭愧,这些年除了日复一日的绘画,什么也没有做。时常想起读书的日子,怀念一起相伴的同窗好友和对自己绘画道路上给予帮助的师长们。这次回学校,越发觉得艺术不在学院,也不在野,而在人,在于那些实实在在坚持的艺术家与诲人不倦的老师们当年在青年人心中种下的关于绘画的火种。最后,说到我“坚持绘画的理由”,我认为绘画对我来说是一个安身立命的事业,更是一份本能的热爱和不断创作的冲动。

 青年艺术家季鑫作品

 

 青年艺术家周轶伦

“绘画就是绘画,艺术是艺术。”

我的两个展览都是关于“绘画”,它们在同一空间展出。个展《与孟菲斯蓝调一起被困在车里》,呈现了我近期的全新创作,以对商业元素的思考、拆解和重构延续其在“剩余”中寻求更多可能性。在这次展览上做了很多与家具有关的作品,运用绘画元素,包括布展形式,每个空间都像一个巨大的绘画空间。而个展《异教徒》则是古典与媚俗、虔诚与散漫的再次碰撞与耦合,展示了我从主流的文化与符号系统中逃逸的全新路径。

每个人的审美都有所不同,就像吃饭一样,在这个时代不一定每个人都看得看懂绘画。绘画不应该按照版画、油画等区分,它是大的一个范围。

 青年艺术家周轶伦作品

 

 青年艺术家曹源

我目前的创作是围绕本科时期绘制的一系列角色形象展开,灵感来源于个人生活以及对周边朋友的观察记录,毕设《柔软的必需品》是后续一系列创作的雏形。喜欢探索插画在不同材质上的可能性,毕业后想探索一些新的表达方式开始接触陶瓷,目前以插画结合陶瓷的方式进行创作。

绘画对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自我表达的方式,将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情绪变成具象的画面是我梳理自己的方式,就像记日记一样。创作让我变得更加完整,而这些作品就像是存放灵魂的载体。希望能继续画下去,将脑中的世界更加精确完整地呈现出来。

青年艺术家曹源作品

 

青年艺术家龚旭

由于从美院附中一直至美院油画系本科毕业都是在一套以西方艺术造型体系为基础的框架下进行着学习,所以在长达近十年的科班学习后,为了突破自身学习方法的局限,选择了回到自己少时最初汲取艺术养分的源头——中国的传统民俗艺术,从中去寻求自身艺术表达的新突破。

我成长在上海的老城区,儿时便受到来自连环画、国外漫画书、旧式人物画片、传统年画、节日灯会等民间美术资料的巨大影响,由此再结合自身的专业方向,作出了回归初心的绘画创作实践。

青年艺术家龚旭作品

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对于中国目前的艺术与普通观众间的鸿沟,也不断有着新的认识,同时意识到了这种鸿沟在如今依旧非常巨大的文化现实。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愈发坚持从传统民间艺术出发的创作逻辑,使自己的绘画更加能够与当下普通人的观看发生联系,以此作为基础,再进行更深入的绘画形式与语言的探索。在绘画内容上则更倾向于个人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一是因为个人是一个文史爱好者,二则是利用经典的文学作品在与观众建立观看联系上有着天然的文化基础。

个人在创作中的另一重逻辑,是寻求传统东西方人文差异性之间的“平衡感”,即在用西化创作手法的过程中体现出个人的“地缘性”。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是西方社会建立起来的,如今中国艺术领域的绝大多数表达方法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这一客观现实的影响,而我的创作实践并不旨在摆脱这重现实,而是希望更好的去结合现实,把思想中的“地缘性”特点给传达出来。

 

青年艺术家汪琦琦

我的绘画来源于对身体的观察和研究。我通过异常的身体形象来思考人真实的境况。

 

青年艺术家汪琦琦作品

 《救赎》系列的创作开始于2019年,是对于审美在时间线上的纵向观察而来的结果,是从女性艺术家的第一视角,以每个时代下社会对女性审美的塑造,并通过现代化手段对身体的矫正与规训,所带来的焦虑及所伴生的消费主义仙陷阱的观察和提问。

而近期创作的《粘连》则是对审美和身体的一个在不同文化层面上的一个横向观察。在沿着“身体”这条线索研究中,我注意到一些原始部落由于基因缺陷等因素所造成的身体异化而产生的“特殊审美”。从这里出发,我在绘画中探索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人”更错综复杂的身体。

我觉得绘画作为创作是一种“有话可说”的行为,比起文字语言,绘画中那些隐蔽的、似是而非的、不那么直接的表达,会让我更愿意让它成为跟外部交流的一种方式。绘画,让我保持一种创作的能力。

 

青年艺术家冉凯

借着“坚持绘画的理由”这样一堂课的契机,我尝试着在近十年的创作路径当中去找到真正的“绘画理由”。

十年前刚上研究生时候做的摄影,影像,装置等创作很自然的成为我后续绘画创作内容的“理由”,文字的运用,对商业图像,城市景观的关注与思考都直接在毕业几年创作当中换了一个媒介进行转译。比如对重复数字所带来新的意义的思考,对“节日”的关注等等。

青年艺术家冉凯作品

 这一些新阶段的作品当中所衍生出来的问题及可能性又成为下一个阶段作品生成的理由,进而由图像转为对绘画本体的思考,由对外在世界的关注转而关注个体经验的独特体验。我也把绘画比作我最新个展的名称“永无岛”,是一个显而易见却又难以企及的“终点”,其中的理想主义与现实情景也始终不断拉扯,“坚持绘画”是试图切近它最好的方式。

 

青年艺术家王源远

艺术本来就是梦幻的,不是么?正如我在奈良大华严寺看到的巨大的山门。那是足有四、五丈高的,充满斑驳痕迹的木制山门,两侧有两尊同样巨大的门神,我对佛教艺术本无太高的热情,但还是被深深震撼了。这感觉是如此的真实,又是如此的魔幻。绘画能带来这样的感受么?我一定要试一试!这不是对任何人的取悦,而是保证给自己以满足。我满足,那我就成了。我与绘画的关系是什么?每日数次,我将心思从绘画中转移到艺术之外的日常生活,刷牙,吃饭......这些时候,我会暂时忘记绘画,除此之外,我每时每刻都会心系绘画。

王维的《辋川别业》在晚唐灭佛的运动中已经消失了,但是他的画稿留了下来,今天的人用这些画稿描绘出了很多不同版本的辋川。如果人生本来就是无常的,我们可能只是透过无常远眺永恒,庆幸还有绘画帮我们重温旧梦。

青年艺术家王源远作品

 

青年艺术家刘承龙

每天我会在精力最好的时候画,画完我会很饿,用光了精气神……

盛天晔老师带我们去山西看寺庙。扭曲的雕塑和斑驳的壁画形成了平面和立体繁杂的秩序关系。光线昏暗,再配上奇怪而陌生的烟火香味。一种严肃而森然的感觉油然而生。我觉得非常酷,也许是误读。特别认同蔡元培先生说过的‘美育代替宗教’。那是建立一种审美的信仰…我只是单纯想画出这种酷。一切由寺庙而引发,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了……

青年艺术家刘承龙作品

电子后朋克音乐影响了我的创作。我听到秘密行动的一张单曲,既兴奋又失落,我觉得他先把我要表达的用音乐做出来了,也庆幸,至少不是画。

喜画金刚壮胆,无非是遮蔽自己的脆弱和敏感……

我的家人从来不喜欢我的绘画。他们觉得恐怖,我反倒暗喜。金刚力士,本就是威慑众生,何来悦目。即便如此,我也深爱着他们的偏见。

 

青年艺术家张艺琳

我挑选了两个不同的创作阶段去回应为什么要开始画画,时间上涵盖了我在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念书到我去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攻读硕士这四年。

青年艺术家张艺琳作品

 2019年,我将绘画视作一种艺术疗愈方法、一个事件、一次行动,我希望结合行为艺术中的偶发性去显现绘画的歇斯底里本质,这个时期,“绘画”对我而言更多是一个动词。之后,经历了在国外求学两年并且尝试过不同的媒介后,回到这种直觉的、非理性的形式让我重新去思考:当代艺术的课程中几乎我们所有的学习文本都是研究性的,比如从哲学的、社会学的甚至是经济学的文本中寻找问题并进行批判。

可人类的语言文字出现不过几千年,绘画却早就存在了,这种本能的无法被语言解构的媒介让我相信是最具备艺术本身的力量的,也可以帮助我去抵御当代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我希望可以通过工作坊、教学等形式更多的去思考绘画作为一种形式(不仅仅是艺术的,也可以是技术的、人类学的)怎样与更广泛的领域发生交叉。

 

 青年艺术家李舜

我认为现在的绘画分两种,第一种是用绘画去研究绘画,第二种是把绘画作为表达观念的工具。

青年艺术家李舜作品

我并不是一个画家,画画对我来说只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和说话一样。我认为好的艺术要具备时代性、批判性和唯一性。没有时代批判精神的作品基本都不能被称为艺术,这也是职业艺术家与艺术爱好者之间的区别。

 

青年艺术家葛彦

从梳理的角度围绕几次展览的作品进行分享。首先在最早开始的“物”与空间系列的创作中,借用雕塑与“空间”组合叙事,在这系列中作为“物”的古典雕塑被重新设定在空间中,通过与不同的场景的结合生成个人经验下图像观念和空间叙事。

这种“碎片化”元素与图像的重构组合,制造一种经验的反差,从元素与图像的两者背离中获得一种新的叙事意义,用一种与经典“对话式”的视角,去发现不同叙事方式中“物的声音”。

 

 青年艺术家葛彦作品《木马》

 青年艺术家葛彦作品《搜集的风景》

 青年艺术家葛彦作品《球状建筑》

在这系列后续的作品中,这种“物”与空间的关系慢慢被消解,“物”的形态逐渐开放,物象被聚积、移植到一个更大的空间边界中,形成一种“模糊”的关系空间,有时是一种意象性的组合,包含着一种经验和反经验的拉扯,在这种“错位”的景观构成中寻找一种物象自身生发存在的形式秩序。

 

 

项目主题

Inter-Youth

开始绘画的理由/坚持绘画的理由

  

[总顾问]

许江

[总策划]

高世名

[艺术总监]

井士剑

 

[策划成员]

 邬大勇、郭健濂、王超、闵罕、宋振熙

[项目执行]

郭健濂

[实施团队]

林扬、金贝尔、陈佳佳、杨明、杨一凡

李依凡、梁祖伟、顾亲、魏平馨、袁雨萱

 

[保障团队]

何佳敏、林扬、沈蓓、朱吉明、潘洋

[视觉设计]

洪展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绘画艺术学院

[协办单位]

中国画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动画与游戏学院、创新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