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首页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推进信息素养教育 提升学位论文质量——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侧记

作者:文/图书馆信息咨询部   编辑: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2-12-17

作者:文/图书馆信息咨询部   编辑:   来源:    发表时间:2012-12-17

  图书馆紧紧围绕我院教学、研究和创作机制的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服务的新举措。其中,图书馆面向全院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推出的艺术学专业信息和文献检索素养教育和论文写作指导课程,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研究生处和教务处的大力配合下,成为了学院的教育培养机制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呈爆炸式增长,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终身学习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推进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一环。早在2001年,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便指出:信息素养是21世纪学生必备的五项素质之一。2006年,北美艺术图书馆协会提出了《设计学科学生信息素养》纲要,指导艺术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而作为国内一流的美术院校,我院在院系重组,学科拓展的基础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学位论文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推进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学位论文质量成为我院图书馆新的服务领域。
  2012年5月,图书馆领导根据我院学生艺术学文献信息知识素养的现实状况、学位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队伍的实际,向学院领导提出要把“艺术文献信息素养和论文写作指导”从原先的零星讲座改进、充实和扩展为覆盖全院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基础必修课程的建议,并希望在全院的本科生中也开设类似的文献信息素养教育的非专业选修课程,得到了学院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在研究生处和教务处的有力支持和配合下,《艺术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指导》课程首次被纳入到了2012-2013学年的学院专业课程体系当中。由我馆的彭建波副研究馆员担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工作,馆员金赛英、陈斌、曾四凯担任本科非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他们在暑假期间积极收集教学素材,进行认真的备课,图书馆馆长张坚教授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一方面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合作,组织人文学院研究生和馆内专业人员翻译美国大学艺术学教材《艺术写作指南》,另一方面,也为任课老师提供海外院校类似课程的教学课件资料。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硕士、博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三个层面的文献检索和信息素养课程都得到了广大同学的热烈欢迎,尤其是得到了我院博士生同学的欢迎与肯定。有些高年级的研究生因为以前没有修过这门课程,也前来旁听。上课时氛围热烈,课堂上,教师对于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能做到现场检索和演示;同学在听课途中可以随时提问,教学互动活跃。比如,本学期博士班的最后一次课程,由于现场演示和课堂讨论较多,从晚上6点一直上到10点半,同学们依然兴致盎然。每次课后,总有同学围在老师身边,提出自己在信息检索中的疑问;课程结束后,同学们除积极要求拷贝课件外,还要求将课件上传到网站上供大家下载。除课堂授课外,部分同学还到授课老师办公室当面求教,碰到这些情况,老师总是热情、耐心地进行解答,毫无怨言。例如美国留学生博兰,由于语言障碍,上课时很多地方没听懂,就在课后找彭建波老师为其单独讲解;还有的同学,对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比较感兴趣,也在课后找老师做更进一步地讲解;目前,有近70位同学加了彭建波老师的QQ好友,有了问题可以随时咨询。
  该项课程的开设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成效。例如,有一位研究生同学,需要《爱吾庐书画闻见录》一书,经检索,国内图书馆没有,而根据授课的内容,他很快发现了香港大学图书馆有收藏。在我院的博士生中,有部分同学是其他高校的在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科研活动中,信息检索的需求较强,但一直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文献检索知识,他们学习这门功课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王中焰老师还邀请彭建波老师去他们学校做讲座。文献检索知识,除针对学术信息外,还被应用到了毕业生求职之中。传媒动画学院的于庆尧同学,运用课堂上讲授的信息定制方法,定制了求职信息,很快就找到了满意的单位。
  艺术文献检索课程在校内受到广大同学欢迎的同时,也受到了国内同行和外校同学的关注与肯定。我院艺术人文学院石页果(网名)同学将该课程课件上传到了豆瓣网后,浙江大学的藏薇(网名)同学表示要来听课,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系教师热带北极熊(网名)表示自己也应该开设这样的课程,并在“央美美术史同学会”、“中国艺术史研究小组”等网站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推荐。
  在图书馆的大力推动之下,我院信息和文献知识素养教育目前已取得一定进展:一支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队伍已经形成,课程内容体系与授课层次基本成型。展望未来,信息素养教育将在教学手段、教材建设、课程内容更新与扩充等方面进一步向前推进。我们相信,该课程必将对提高我院学位论文质量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