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首页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2012“绘画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博士答辩顺利完成

作者:童雁汝南   编辑: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2-06-12

作者:童雁汝南   编辑:   来源:    发表时间:2012-06-12

  我院2012届“绘画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博士生毕业答辩会于6月8日下午在学院专家楼举行。本次答辩会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所和油画系共同主持。吴建青、童雁汝南、孙尧、余伟联、肖海鸥五位博士生通过了本次毕业答辩,其中孙尧的论文《油画中的笔触和肌理研究》获得优秀博士论文。
  答辩委员会主席为孙周兴教授,答辩委员会由同济大学的万书元教授以及我院欧阳英教授、杨劲松教授、蔡枫教授、焦小健教授组成。本次答辩博士生的导师是许江教授、司徒立教授、焦小健教授和陈嘉映教授、孙周兴教授。
  吴建青的博士论文《源于写生的绘画》探讨了在静观的艺术实践中对机械自然观的突破和超越。写生绘画本身承载着对当代艺术拯救的契机,摆脱了对象性的写生直观则体现出绘画主体的消解和让出。无我所以言说者隐退,被言说者也成为虚指,无限性因此闪现。这一无限的来源正是绘画的出发点和归宿。
  童雁汝南的博士论文《穿越形象-西方肖像艺术研究》通过对西方肖像艺术史的考察,阐述肖像画源自人类自身情感的需求。并从艺术实践的角度出发,分析塞尚、贾克梅蒂、培根肖像绘画中穿越的形象。新兴艺术媒介的兴起,迫使肖像艺术让位。具象表现绘画重建绘画的思想,回到绘画本身,彰显了图像时代绘画的意义。
  孙尧的博士论文《油画中的笔触与肌理研究》首先对笔触和肌理的释义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梳理了笔触在油画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历史阶段,阐述了笔触的形式主义理论,论述了主体性的笔触肌理向知觉性的笔触肌理转化的发展过程。
  余伟联的博士论文《总体艺术与总体绘画》旨在探讨当代绘画所展现的综合特性,研究主要以“总体艺术”作为引发点,论述范畴式综合与社会性综合两者的关联和依据,继而论述绘画跟不同学科兼容并蓄的可能,从而迈向全面综合的“总体绘画”。论文尝试为当代艺术与当代绘画作综合性立论,在有关统一性和整体性的讨论中,重申了艺术与存在的关系。
  肖海鸥的博士论文《批评家的作为-罗杰•弗莱研究》探讨了罗杰•弗莱艺术形式理论发展的路程,澄清了弗莱的真实想法与现代主义艺术观的差别,讨论了艺术批评作为一门应用美学与科学一样,两者都是无功利的研究与洞察。论文进一步区分了弗莱和贝尔的在艺术理论上的差异,谈到了形式主义的困境,以及在突破这种困境的过程中,摆脱图像学和语言学囚笼,所产生出的艺术批评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