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首页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我校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文集出版

作者: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编辑:张玉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8-10-23

作者: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编辑:张玉   来源:    发表时间:2018-10-23

  近日,《中国美术学院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文集(第1辑)》出版。此本论文集是我校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近期研究成果的汇辑,内容涉及技艺遗产、书画和版画遗产、古代文献和设计遗产等,讨论的角度也较为多元。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文化遗产,不仅蕴含着人类的文化记忆,更是人类文化创造的基石。
 《中国美术学院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文集(第1辑)》

  郑巨欣 陈永怡 主编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郑巨欣,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教育部、文化部专家库成员,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

  陈永怡,199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导,潘天寿纪念馆副馆长。

  在文化遗产的研究上,中国美术学院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1928年始建的图案专业,一直以民族民间艺术为重要研究对象;林风眠院长自身的创作也十分注重对民间艺术的挖掘和吸收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院成立有“民族艺术遗产研究室”,50年代后期又成立了民间美术系。80年代以后,又率先在全国招收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代民间美术研究生。

  前辈们在文化遗产研究上留下的学术财富,一直引领着后继者的道路。直到今天,重视民族民间艺术遗产的优良传统仍在研究和教学中得到延续,我院在传统服饰、传统建筑、传统手工艺等保护和开发方面拥有突出的学科和人才优势。

  2008年,在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大趋势下,我校设计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受学院委托,申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我院设立。基地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保护策略和管理规范、教学体系建设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与资料库建设等研究工作。2009 年,依托基地又成立了“中国美术学院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将研究拓展到整个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的更广阔的领域,郑巨欣老师任研究中心主任。

  中心集结了学院内从事文化遗产相关研究工作的老师,也聘请了几位校外专家,现有成员13名。所有研究人员均为在职老师兼任,他们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文化遗产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其宗旨是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美术学院的智慧和力量。主要工作有:

  系统梳理和研究国内外文化遗产基础理论;

  探寻和建构有美术学院特色的文化遗产教学体系;

  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和管理规范的制订;

  发挥美术学院的学科特长,致力于文化遗产的应用和开发工作;

  展开充分的调研,进行文化遗产的资料库建设等。

  文化遗产学的知识属性

  文 / 郑巨欣

  文化遗产学是一门有关文化遗产的艺术、科学和历史保护、利用的综合性学问。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置于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一地位,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倡导,因此也是一个国际性很强的学科。

  文化遗产保护既保护个体文化遗产,也保护文化遗产的集合。所以保护文化遗产不只是保护一处或一项文化遗产,而是在保存现有文化遗产的同时,意味着保护和传承将来可能会消失的文化遗产,对于恢复一个曾经消失的文化遗产来说,其实也在表明它链接了一个集体记忆的延续性。

  作为一门综合的学问,文化遗产学科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它由若干分支科目组成,而各个分支科目在构成文化遗产学的同时,意味着包含相关学科以及与相关学科相互交流与传递的关系,因此,文化遗产学可以说是一个基于归纳法、演绎和类比论证的知识体系。但是在保护与利用的主旨下,那些过去已经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对于文化遗产学来说,又都是些辅助性的知识。

  为了能够阐述文化遗产的学科特性,我想尝试通过相关知识与文化遗产学的联系来具体加以说明,同时也带有借以界定文化遗产学知识属性的意思。虽说如此,但终归还只是代表我个人的观点,或者说与大家之间的一种约定性建议。 

  第一,文化遗产学的基础知识是地理学和历史学

  文化是人类世代相承的不朽创造,源远流长,纵横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类从古代发展到今天。基于这样的前提,我认为文化遗产学的基础知识是地理学和历史学的知识。

  从地理学角度看,文化遗产研究主要侧重于人类环境和空间的变化。它所关注的问题,是人类如何营造、看待、管理自身所处的环境和空间,以及人类占用环境和空间所产生的影响。世界是联系的,所以,文化遗产学也关注自然环境中地形、气候、水、土壤、植被、生命的各种现象及其相互关联性。

  从历史学角度看,文化遗产研究主要在于揭示文化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和规律,以及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交流的机制和关系。诸如古代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工艺品制作,以及它们被使用和交换,技术和艺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并以什么方式出现、发展、消失等,这些都是文化遗产学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文化遗产学的构架源于多学科知识的集成

  学科是知识的集成,但文化遗产学很年轻,甚至可以说还在形成当中,因此它的知识不像哲学、医学等传统学科那样渊源深长而系统。迄今为止,构成文化遗产学的知识,大都源于过去不同文化和学知识的积累,以及对于个体丰富经验的学习和借鉴。

  比如,有关绘画、雕塑、手工制品等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主要是借鉴美术学方面的积累。而有关墓葬、石窟、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青铜器等文化遗产知识,主要是借鉴考古学方面的积累。至于那些由生活和生产方式传承下来的,如与衣服、食物、居住、农业及其相关信仰、人生礼仪、节日庆典等,其相关知识主要来自于民俗学、民艺学。其他还有与市镇街区和建筑群落结合在一起的文化遗产等,其相关知识主要源自建筑学。由人类生活、语言、风土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文化景观遗产,其相关知识主要来自于人类学。

  因此,现有的文化遗产知识,可以说约有 90% 都来自于过去一些比较成熟的学科,而只有整合这些学科知识并使沿着保护与利用方向所取得的探索性知识,才是真正属于文化遗产学本身的知识范畴。

  第三,以保护人类共同遗产为价值观

  众所周知,遗产概念最初指的是祖先留给后代的财产,其私有性大于公共性,而现在我们指的文化遗产,指的是由国家指定的人类社会共同的文化遗产。因此,通过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我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知道,世界万物是彼此联系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因此,保护与研究文化遗产的知识特征和学科指向,即在于 :提高人们对于世界和平以及地球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帮助人们从历史、艺术、文化、景观、保存、学术等方面理解世界遗产的艺术和科学价值 ;促进人们从地质、地形、地理、生物、生态系统等角度认知地球运动的历史以及生物多样性。

  保护与研究文化遗产的作用还在于通过鉴赏遗迹、建筑群、纪念物来端正人们看待人类功绩、行为和教训的态度,通过介绍自然和文化的多样性和面临的危机来表明世界文化遗产的丰富多样性,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民族、历史、传统和文化,世界文化遗产与人类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借此增进共同保护世界遗产的国际合作。

  第四,以保护继承和综合利用为目的

  我们对于文化遗产的态度,首先是保护和传承,而保护和传承文化的目的在于综合利用,由于综合利用必须以保护和继承为前提,所以保护继承和综合利用之间,无疑是紧密关联的共同体。

  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有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城市改造、政治战争方面的问题,也有自然力和不可预测方面的问题,而每当这些问题构成为文化遗产的破坏性威胁时,人类必须自觉地采取保护的行动。但是,为了尽可能少地避免被动局面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保护文化遗产的预先方案和对策研究,尤其在制定新发展规划时,必须将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的因素考虑在内。

  文化源于人类,也毁于人类。损毁之行为,起因在人的思想,所以只有首先在思想上筑起保护的屏障,然后施以科学的方法,文化才能得到较好的保护。因此,以保护继承和综合利用为目的既是与主导思想,也是与科学技术相关学科,只有充分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重要性并付诸实际的行动,才能让文化遗产为丰富我们现代的文化生活所用。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如在文化遗产观光方式的利用方面,最起码有助于丰富和提升人类的修养、旅游的品质等。

  第五,以跨界合作及提高文化遗产的社会能见度为手段

  一般认为,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归于社会和人文艺术科学,但从自然科学角度看,文化遗产也是自然科学保护与研究的对象,尤其是在保存科学和修复领域,它所采用的方法以及相关知识,多半离不开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学、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因此,保护文化遗产,最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跨界合作。

  而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又有所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侧重考虑的,主要是对非物质文化拥有者的保护及其技艺的提高,以及在动态的生产和市场变化中维持它的供需平衡的要求。不过,放在博物馆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也不只是与物质性的收藏和保护有关,博物馆学的知识包括从博物馆讲解员到与博物馆活动相关的所有研究。此外,为了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效率,我们希望将遗址和建筑物在计算机上复原,让不同时代的地图在计算机上重合和可视化,来比对城市等人工建造物与自然地理之间可能发生的变化等。像这样研究,就必须将历史知识与计算机相结合来提高效率。

  但显而易见的是,无论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保护研究,如果没有社会的普遍认同,没有行业之间的合作交流,保护与发展就会面临来自技术和经济方面的问题及其压力,而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来自国家的政策性资助,还要借助于学科以及行业不断地提高文化遗产自身的能见度作为手段。 

  第六,以落实系统化研究与教育为目标

  提高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能力来自于相关保护与研究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但是学校教育在普及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知识,以及培养人们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在为社会输送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和提高社会文化遗产保护自觉性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高校设置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课程、专业已经非常普遍。由于文化遗产学包含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民俗学、艺术学、博物馆学、信息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因此对于开办文化遗产学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学校来说,它们不仅需要聘任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特长的教师,而且还要聘请综合性的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学者。而在实际教学中不仅需要大讲堂的概说文化遗产,更需要采用分小专题的,集体研讨的课程形式。

  明确文化遗产学的知识属性,能使学科建设方向更加清晰,从其知识系统化角度,体现出普遍科学理论和学科特征。使文化遗产学能够为解释具体环境条件下的文化遗产基本属性、特征的假设提供方法,使其具有超越具体经验事实的抽象描述能力、可能性以及专业知识的陈述规范。现在,尽管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但相对于传统经典学科,还在刚刚在起步当中,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目录

  前言 文化遗产学的知识属性/ 郑巨欣  

  美 术

  笔、墨、纸对书法艺术构成的作用与影响/ 白砥

  兴寄玲珑·气骨遒劲——唐宋诗韵之审美意象比较/ 韩璐

  20世纪书画大师艺术遗产的展览和传播——以潘天寿为例/ 陈永怡  

  古 籍

  “礼”的视觉表达——关于黄伯思与《宣和博古图》/ 孔令伟

  《考工记》料拣——2014年4月在中国美术学院“悦读社”上的发言/ 连冕

  《梦粱录》中服饰名物的初步研究/ 陈晶  

  技 艺

  传统雕版印刷工艺研究/ 王其全

  红船口传统木版画考/ 王超

  影响饾版印刷技术产生的历史记忆/ 张晓锋

  当代文化变迁影响下非遗的生态变化/ 王侃

  后记/陈永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