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设计艺术学院 编辑:caaeduadmin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3-10-12
作者:设计艺术学院 编辑:caaeduadmin 来源: 发表时间:2013-10-12
为了促进中国设计学科理论研究的深度、广度,进一步发挥设计在当下社会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中国美术学院决定于2013年10月27日至30日在中国杭州举办“首届中国设计学国际高峰论坛”,旨在通过挖掘、阐释中国设计的内涵与脉络,研究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反思当下设计发展与使命的前沿问题,推进设计教育、设计产业的健康发展,以期对中国设计创新具有思想性启示作用。
本次会议以“设计未来——反思设计30年”为主题,力求设计学对于设计学科发展的宏观性、前瞻性导向。会议将以客观、开放的视角,纵览当下的设计和即将过去的设计,梳理设计的现状、格局、优势和存在问题,建构探讨“未来”设计的重要基础,同时,开展不同国家间的横向比较,探索设计学科的理论研究模式,进一步确立设计理论研究的目标和价值。会议将每三年举办一次,在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每次会议将围绕设计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重点、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促进设计的国际共识,提升设计的社会责任意识,推进中国设计大发展。
此次会议拟邀请来自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日本等国家以及国内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会议主题展开研讨,并交流总结各国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会议组委会、执委会: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总顾问:许 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宋建明(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学术委员会:王受之、方晓风、许江、朱淳、宋建明、杨振宇、吴海燕、郑巨欣、杭间、袁熙旸、曹意强、曾明哲(按姓氏笔画排序)
Anne Holtrop、Flaviano Celaschi、Hazel Clark、Justus Theinert 、John Wood、Lesne Rene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学术刊物支持:《新美术》、《装饰》、《艺术研究》
执行委员会:吴海燕(组长)、葛加银、周刚、王昀
办公室联系人: 姚之洁(13958096345) 王晓芬(13758259797)
电话:(0571)87200238、(0571)87200211
传真:(0571)87200238
邮箱:dfcaa2013@163.com
二、会议议程:
2013年10月27日 (周日) 报到
2013年10月28日 (周一) 嘉宾观点发言、圆桌会议
2013年10月29日 (周二) 分组论坛、闭幕式
2013年10月30日(周三) 离杭
日程安排以报到时领取材料为准!
三、论文征集:
1、论文范围:
2010年1月以来发表的与本届大会主题相关的论文。
2、截止时间:
2013年11月31日(以发送邮件日期为准)。
3、论文评审:
论文由组委会组织专家统一评审,优秀论文入选本次研讨会论文集,未在任何报纸、杂志等发表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将推荐《新美术》、《装饰》、《艺术研究》发表。
4、论文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观点明确、资料详实、方法创新务实、文献引注规范。
(2)篇幅要求:论文正文字数不超过5000字、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
(3)论文要求:论文应为作者独立研究且未经公开发表的成果。
(4)格式要求:论文采用word文档,页面按A4纸排版,正文文字为宋体五号字,单倍行距。
1)题目;2)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3)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中文关键词;6)正文;7)参考文献;8)作者简介
(5)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称职务、研究领域和成果;通信地址、电话(传真)、Email。
(6)图片要求:黑白和彩色均可,精度300dpi以上,无侵权或版权纠纷(论文集编委会不承担核实和为此而引起的任何责任)
(7)参考文献格式:
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社,页码.
作者姓名.文章名.杂志名,年份(期号):页码.
5、投稿邮箱及联系方式:
(1)投稿一律采用电子邮件附件方式,标题处注明“设计未来—反思设计30年 首届中国美术学院国际设计学论坛”。请将稿件发送至:dfcaa2013@163.com
联系电话:(0571)87200238 联系人:田菁、郭哲渊(15868834169)
(2)如论文图片格式较大需要邮寄光盘,请将光盘邮寄或快递至: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象山路352号中国美术学院36号信箱(邮编310053)。请注明“设计未来—反思设计30年 首届中国设计学国际高峰论坛”征文稿件。
四、报到安排:
报到地点: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象山路352号中国美术学院水岸山居;
报到时间:2013年10月27日下午16:00前;
温馨提醒:请随身携带身份证或护照,如因使用店内自费物品产生的费用由个人自行承担。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