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预告

首页学术预告

学术预告

展览、讲座预告丨新的旧物--处于传统与革新张力关系中的设计

作者: 袁由敏   编辑:赵雨岑   来源: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阅读:    发表时间:2019-06-04

作者: 袁由敏   编辑:赵雨岑   来源: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发表时间:2019-06-04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将于2019年6月7日–9月8日在1号展厅与多功能厅举办“新的旧物——处于传统与革新张力关系中的设计”(New Olds——-Design betwee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展览。“新的旧物”探索了当代设计中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许多设计主题虽然被冠之以“新”的名号,其原型还是来源于历史上的形式语汇,带有特定国家和文化圈的独特烙印,所以“新”的设计实则可以视为对传统设计法则的重新诠释。本次展览共有自德国等欧洲国家以及美国的45位设计师或设计团体的展品,另外,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为此次展览新挑选了19件来自中国的作品,展示了全球范围对于旧物再设计的全新思考。展览着眼于经典如何转化为今天的设计,以及如何采用传统的方式使用全新的材料。

      此外“新的旧物”在全球巡展的过程中,新增的中国部分作品也都将被收入展览的在线杂志中,以此展示在地设计师对于“新”与“旧”的探索。

 

【展览开幕式】

【时    间】6月7日(周五)上午10:30-11:30

【地    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中央大厅

【设计讲堂】第十四讲 

【主   题】处于传统与革新张力关系中的设计

【主讲人】福尔克·阿尔布斯(Volker Albus)

【时   间】6月7日(周五)下午14:00-16:00

【地   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关于策展人】

      福尔克·阿尔布斯(Volker Albus),工业设计教授,室内设计师,策展人,作家。

      阿尔布斯1949年出生于法兰克福。1968年-1976年在亚琛工业大学攻读建筑学。1976年成为自由建筑师,1982年起开始从事家具和室内设计,1994年被聘为卡尔斯鲁厄国立应用大学的工业设计教授。现任卡尔斯鲁厄国立造型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学和艺术发展。

      阿尔布斯是“新德国设计”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于1982年起参加设计展览,并很快进入公众视野。1986年,他与杜塞尔多夫美术馆合作,举办德国新设计概貌展“情感拼贴-感官居住”,展览赢得国际设计界的关注。阿尔布斯的代表作有法兰克福设计画廊的室内设计及雷根斯堡托恩与塔克西斯城堡的咖啡馆,正是这些作品带领德国的新设计登上了大雅之堂。2000年,阿尔布斯凭作品“小聚光灯”获欧洲设计大奖,2002年,该作品又获得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国际设计大奖。

【展览前言】

柯 理 博士  歌德学院(中国)分院院长

      继2015年在南京的成功举办之后,“新的旧物”阔别四年再次来到秀丽的西子湖畔。

      展品来自于德国以及其他几个欧美国家。整个展览以一种辩证的视角和思路探讨了设计中革新与传统的关系。与此同时,中德双方为在杭州的展览特别补充了19件生活在中国的设计师的作品。

      时常出现的古典与现代的转换使得这些作品的时间属性难以辨认。观众在看展的过程中会发问,何谓新,何谓旧?除此之外,很多作品使用的艺术语汇超越了人们对设计语言的习惯性认知。在这个展览中,设计与艺术的界限不再那么清晰。各种不同的形式、材质和创作思路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人们对设计的理解。

      改革开放四十年后,设计开始逐渐广泛地塑造和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今天的中国,东方和西方不同时代的文化思潮与审美取向相互融合交织在一起,即便是偏远的村镇也能感受到全球化带来的显著影响。在这里,各种文化的融合不断衍生出新的、难以归类的风格,使我们对这个国家未来的设计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中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文化传承的国家,将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和对不断推陈出新的技术与理念做出及时的反应?希望此次展览能够给中国观众带来启发,为中德两国的设计提供一个开放交流的平台。在此,特别感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通力协作!

 

袁由敏 教授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执行馆长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自2018年4月成功开馆,至今一年有余,这所因收藏“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系列设计藏品”的博物馆,因为收藏、整理、研究、展览及公共教育等活动皆与德国有渊源,尤其凭借开馆系列展览之一,“bauhaus imaginista:Moving Away”一展的成功合作,让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与歌德学院(中国)分院不断互相了解,今天,双方已经变成了重要的合作伙伴。今年,在歌德学院(中国)分院的推动下,我们又有幸与德国对外文化关系学院(ifa)接洽,三方合力共同主办“新的旧物——处于传统与革新张力关系中的设计”展览。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作为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博物馆,它通过收藏、整理、研究过去的、近现代的设计史和设计实践,来回应我们今天的生活“从哪里来?”这样的哲学问题,也要站在学科前沿,回应“我们要向哪里去?”这样的历史命题。中国美术学院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一所艺术高校,我们还要回应设计学科建设要求和担当设计公共普及教育这样的历史使命。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好的展览就是路口的导示牌。

      西方的启蒙运动曾号召人们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波德莱尔说:“当代人是紧紧凝视自己时代的人,以便感知时代的黑暗而不是其光芒的人。”现代之光照耀未来的同时形成“灯下黑”的现象,那些曾经熟悉的手艺、造型及材料,连同传统的生活一起逐渐消隐在黑暗之中。创新要求设计师创造出从来未有过的视觉层面的、功能层面的物质体验,甚至是生活方式的新体验,而这种先验性正是背靠传统,是建立在对过去物质体验、生活体验的基础之上才会成立的。

      前两天我看到一句话,大意是说科学实验不要一味追求成功,失败也是成功的一部分。设计师往往过度关注设计的功能性而忽略了游戏成分,或者说过于单一的设计标准带来了产品设计均质化的倾向。本展中的很多设计作品更像是设计师,或者艺术家们的恶作剧,你甚至很难将他们的作品定义为设计品?还是艺术品?我们熟知的产品、材料被他们重新编码并定义,这种“无用之用”的设计是否“方为大用”?本次展览还增加了10位中国设计师、设计团队的19件作品,它们有的是出自产品设计师之手,有的是出自跨界设计师、艺术家之手,这些作品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设计实践和思考。的确,中国当下也有很大一批设计师正在传统的微光之中探寻通往现代设计大门的钥匙,他们的作品让我们还能感受到手工制品的温度,或者他们的创造能够给那些传统的手工作坊继续生存的机会。

      再次感谢在歌德学院(中国)分院,德国对外文化关系学院(ifa),策展人福尔克·阿尔布斯先生以及中国区策展人、我的同事高原先生。

“ 中国制造”,艾米丽·维尔林/杰拉姆·内莱特

“云骨竹柔”,章俊杰

Redesign& Reborn,虞琼洁/黄思文

【展览时间】2019年6月7日-9月8日

Duration:June,7th-September,8th,2019

 

【地  点】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1号厅与多功能厅

Location:  Hall 1 and Multi-Funtion Hall,China Design Museum of CAA

 

【主  办】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歌德学院(中国)、德国对外文化关系学院

Organizers: China Design Museum of CAA,

Goethe-Institut (China), 

Institut für Auslandsbeziehungen(ifa)

 

【学术支持】袁由敏

Academic support:Yuan Youmin

【策展人】福尔克·阿尔布斯

Curator:Volker Albus

【中方策展人】高 原

Chinese Curator:Gao Yuan

 

【德方工作人员】

【负责人】艾尔可·奥斯登默荷 (Elke aus dem Moore)

【组织协调】莫妮卡·维克勒 (Monika Winkler),何健(He Jian)

【展览设计】福尔克·阿尔布斯 (Volker Albus)

 

【中方工作人员】

【公共教育】刘一蓝   

【中文校对】徐娣、鲍逸雯、刘豪

【中方视觉设计】杭州尖角平面设计工作室

 

【地  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象山路352号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Address:China Design Museum of CAA, NO.352 Xiangshan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P.R.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