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预告

首页学术预告

学术预告

预告 | 记得先生——朱颖人中国画笔墨传习展

作者:潘天寿纪念馆   编辑:赵雨岑   来源:潘天寿纪念馆    阅读:    发表时间:2019-11-19

作者:潘天寿纪念馆   编辑:赵雨岑   来源:潘天寿纪念馆    发表时间:2019-11-19

记得先生——朱颖人中国画笔墨传习展

展览时间:2019年11月22日——2020年1月5日

/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

支持单位:常熟博物馆、吴茀之纪念馆、浙江摄影出版社

 

 

由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主办的“记得先生——朱颖人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将于2019年11月22日上午10时在潘天寿纪念馆一楼大厅开幕。

此次展览以朱颖人求学从教、传承研习的历程和相应作品为内容,展现中国美院国画系以潘天寿、吴茀之为代表的老先生们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剖析朱颖人教授这位九秩老者承传、发展中国画笔墨的心路历程。

潘天寿  芰荷图  1959   潘天寿纪念馆藏

潘先生的这幅荷花构思奇特。画面以巨石为主体结构,但以几笔墨线勾出轮廓即止,变实为虚。画面上部一叶墨荷铺天盖地,一支红荷越过石面而来,正好和款识中“芰荷一院上楼栏”的意境相通。题款的位置十分巧妙。

吴茀之   蔷薇雏鸡图   1948   吴茀之纪念馆藏

潘先生喜欢画“简”的,吴先生喜欢画“繁”的。此图就画得很繁,但繁而不乱,繁而不繁,通过枝干的穿插、枝梢的收拢与放开,尤其是各种大小空白的处理,使画面虽然繁复,但空灵通透,充满生机。

这是一个人的讲述,也是一个时代的回忆;这是一堂关于中国画笔墨的公开课;这是一次关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美院国画系教学思路与方法的独特展示;这是一位九十岁老学生对笔墨的继承、发展与思考——朱颖人说“我是来交作业的”。

更吸引人的是,展览上有一批大师作品、课徒稿、手稿首次展出!

吴茀之   墨兰画稿    20世纪60年代

吴茀之先生对这件兰花并不满意,可能是因为个别用笔转折过度,不够自然。然而画兰的用笔极为洒脱、灵动、遒劲,吴先生的用笔特点在这张小画上体现得十分鲜明。

吴茀之   潇洒水国天  1973

陆俨少  树石画稿  1963 

陆抑非  牡丹册   1972

 

展览以朱颖人对老先生教学的回忆、对自己求学与创作的叙述贯穿始终,内容分为以下六个版块:

一、人生的转折

人的一生会面临多种选择。对于艺术和学问,认准了就要下定决心。

二、国画系的老先生

从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陆俨少、陆抑非等先生的实践中,领悟出结合自身特点来发展风格的重要性。

三、教与学

从笔墨、笔法、墨法、章法与构图、写生与感受、传承与发展等方面,综述老先生们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四、习作与探索

如何在大家门下继承传统,又走自己的路。

五、日课的功夫

强调笔墨基本功的重要性。

六、一点感想

“自然而然”是一辈子的修习。

1961年夏吴茀之先生(左一)在家中授课,右二为朱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