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预告

首页学术预告

学术预告

活动预告 |《潘天寿绘画的笔墨与构图》新书首发分享会

作者: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编辑:赵雨岑   来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潘天寿纪念馆    阅读:    发表时间:2022-11-29

作者: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编辑:赵雨岑   来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潘天寿纪念馆    发表时间:2022-11-29

2022年是20世纪中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诞辰125周年。11月18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和中国画学研究所承办的“潘天寿笔墨与构图研究展”顺利开幕。展览再次集中展出潘天寿40余幅精品力作。与潘天寿纪念馆常设展“潘天寿作品解析”不同,此次展览是以潘天寿的学生张立辰对先师艺术的解读贯穿始终。展览现场仿若师生对谈,答问解惑,呈现出中国画笔墨与构图的内核。

“潘天寿笔墨与构图研究展”现场

本次展览所用解读文字及作品分析图,均来自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近日出版的张立辰著作《潘天寿绘画的笔墨与构图》一书。

此书用“笔墨结构”理论印证并系统提炼了潘天寿先生的艺术思想与教学主张,既传承师学而深得传统妙义,又延展了师学内涵而新见层出;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帮助读者参悟中国画内在的“气、势、力”的特质,尤其是潘天寿先生“天地一图”的画体观念。

张立辰 《潘天寿绘画的笔墨与构图》

为分享张立辰老师对先师的深入研究,帮助中国画后学及传统书画爱好者们再认识潘天寿先生的艺术成就,了解潘天寿艺术的世界性和现代性,从中管窥中国画理法与格趣之堂奥,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将于11月30日在南山书屋举办 “中国画的理法与格趣——《潘天寿绘画的笔墨与构图》新书首发分享会”

届时,诸位嘉宾将为大家揭秘此书的策划、构思、创作及成书过程。主讲嘉宾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潘公凯先生和中央美术学院资深教授张立辰先生则将以潘天寿的经典作品为例,带观众一同领略潘天寿绘画的笔墨与构图,剖析中国画理法的玄机与奥妙,并与大家一起探讨中国画理法思想对当下中国画实践与研究的重要意义。

本次活动将开通视频实况直播,欢迎无法前来现场的各位移步浙江人民出版社视频号直播间。

主讲嘉宾

 

 

潘公凯

著名艺术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

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

 

张立辰

中央美术学院资深教授、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家

 

《要研究中国画的理法规律》

文 |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史论家)

著名中国画家张立辰不仅在中国画实践领域卓有成就,而且早就致力于研究中国画的笔墨语言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发表了《谈中国画的笔墨结构》,指出:“中国画的特质,不只是一笔一画之妙,而是指画面的总体笔墨表现,是一套包含了气格、神韵、章法构图等因素的特殊笔墨组构方式。”“笔墨结构论”的提出当然离不开他自己的艺术实践,但论起根源,则是潘天寿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对中国画理法的讲授,张立辰就是当时受教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学生。

1961年潘天寿给国画系花鸟班学生上课

潘天寿先生不仅在绘画创作上成就非凡,在绘画史论研究上卓有建树,他还是一位重要的美术教育家,毕生在美术院校执教,在1959年出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之后,逐步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中国画教学体系并付诸实践。从1963 年到1964 年,潘天寿开设了中国画理论课,张立辰正是这一时期亲聆教诲的学生。张立辰说:“到了二、三年级,潘老给我们讲中国画的理法。潘老系统讲述中国画理论是从我们这一届同学开始的。”此时,潘天寿的《听天阁画谈随笔》已经或接近完成,其中既有综论,又有用笔论和用墨论等。论构图的一章,称为“布置”。

潘天寿 《听天阁画谈随笔》

多年以来,张立辰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无论是中国画理法的系统讲授,还是经典作品的赏析,抑或是学生作品的评点,都会讲到潘天寿关于笔墨与构图的理论与实践,以便接续传统的文脉,传扬中国画的绝学,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在从事中国画创作与教学的近60 年里,张立辰在自身实践中不断印证和参悟老师讲授的中国画理法,对潘天寿先生的艺术思想和教学主张有了更加透彻的认识,形成了深入而全面的理解,并做了系统化的梳理和提炼。他从潘老讲笔墨、构图的理法中总结的关于中国画基本语言的“笔墨结构论”,透彻精辟,穷幽极微。《潘天寿绘画的笔墨与构图》一书,则用以深入阐发潘天寿先生的艺术思想及其讲授的中国画理法。

张立辰 《潘天寿绘画的笔墨与构图》

通观本书,有五个明显的特点。

特点之一是有理论的高度。这部书图文并茂,分析技法鞭辟入里。细看内容,可知此书由法及理,以理析法,由技进道,以道论理。这个道,不是舶来的洋道理,而是中国传统哲学对世界的规律性认识。作者的旨趣,不是用西洋理论来剪裁和定义中国画的语言技巧,而是讲清中国画理法跟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或者说把艺术语言的特点与民族艺术的思维方式联系起来论说。潘天寿早就指出“东方绘画的基础,在哲理;西方绘画之基础,在科学”,但较少在著述中详加讲解。张立辰则在中国绘画的语言层面对“东方绘画的基础在哲理”做出了生动鲜活的阐述。

《潘天寿绘画的笔墨与构图》内页

本书的特点之二是有历史的厚度。不是孤立地谈潘先生的中国画理法,而是放在整个中国画历史进程中去阐述,放到整个中国画文脉中来讲说。其既有专门章节讲中国画章法布局的历史演进,着重讨论顾恺之的“置陈布势”、谢赫的“经营位置”、宋代《山水赋》和《山水诀》中的“宾主”、郭熙《林泉高致》中的“三远”、明唐志契《绘事微言》中的“虚实藏露”、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中的“开合”与“气脉”;更有章节讲述潘先生对传统构图理法的发展,比如“中心与边角”“造险与破险”“实空白和虚空白”。

《潘天寿绘画的笔墨与构图》内页

特点之三是有分析的深度。立辰不满足于用潘天寿先生的理论分析他的作品,而是把潘先生对中国画理法的论述,经过自己充分消化和融会贯通,以“笔墨结构”为中心,通过“黑白韬略”“合掌顺掌”“体势运筹”等理论概括加以系统化,再对潘先生的理论进行阐释与发挥,对潘先生的作品特别是若干经典作品进行具体而微的分析与解读。

通过分析解读,一方面可以看到潘先生在中国画语言技巧上集古之大成,通过起、承、转、合的精准运行,发展完善了中国画章法的整体思维,提升了中国画审美的新高度。另一方面又在具体的分析中,使读者从一笔的内涵,到笔与笔在运动中的组合排比、疏密错落、顾盼呼应,再到章法构图的起承转合体势运筹与笔墨单元的内在联系,获得关乎传统精髓的认知。这对于想要了解中国画理法规律的后学,会有事半功倍的帮助。

《潘天寿绘画的笔墨与构图》内页

特点之四是讨论中国画的艺术语言而不忽视语言与意境格调的关联。张立辰此书专门辟有“意境格调”一章,明确指出:“中国画笔墨与构图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笔墨与章法构图本身的经营与锤炼所达到的高度有多少,更在于它们所营造的意境和格调的高低。”他还指出:“画面的意境都是由笔墨结构建构,笔墨结构上的发展也推动了绘画意境和审美格调的不断超越。意境与格调不仅承载了不同时代的绘画技术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还指向每个时代特有的精神基调和人文内涵,个体在阅读理解、心摹手追的过程中通往一种共同的群体性理想人格。”他这一段论述,道出了潘先生艺术思想的真谛,对于写意画的艺术个性与社会性的关系的认识至为深刻。

《潘天寿绘画的笔墨与构图》内页

最后一点是讲述画艺与标举人格相结合,把分析潘先生中国画语言技巧的理论实践与追思画家的人格结合起来。中国写意画历来重视人品与艺品的关系,认为“人品不高,用墨无法”,因此欣赏中国画、了解中国画、研究中国画,就必须研究画家,由画及人,由人及画。更何况,潘先生非常自觉地在艺术创作中将人格、气格转化为笔墨的艺格。本书第二章在“潘天寿的艺术成就”中,把潘先生置于20 世纪特定的历史语境内,指出潘先生实际是在现代知识分子中以儒士担当自任,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所以能够站在时代高度和世界范围内思考中国画如何发展。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很有见地又深入浅出的中国画理法著作。既传承师学而深得传统妙义,又延展了师学内涵而新见层出。它的重要意义正如作者在书中缅怀潘先生所说:“在中西文化交汇的现代转折时期,潘先生看到一个时代的大语境,并由此出发而对中国画发展问题、绘画与民族自信问题作出了自觉回应。这个回应在今天看来仍然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本文节选自《潘天寿绘画的笔墨与构图》一书序言,篇名为编辑所拟。

中国画的理法与格趣——《潘天寿绘画的笔墨与构图》新书首发分享会

 

活动时间:

2022年11月30日(周三)15:00—16:30

 

活动地点:

南山书屋(杭州市南山路210号)

 

主办单位: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协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研究所

 

支持单位:

南山书屋、止观书局、艺度

 

主讲嘉宾:

潘公凯(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

张立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花鸟画家)

 

对话嘉宾:

陈永怡(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馆长、教授)

刘海勇(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处长、教授)

管慧勇(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