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讲坛

首页院长讲坛

院长讲坛

许江:图像时代全球性危机及艺术基础教育思考

作者:    编辑: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1-12-06

作者:    编辑:   来源:    发表时间:2011-12-06

  按语:2011年11月28日至30日,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第四届国际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高峰研讨会,议题是“今日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基础教学”,我院院长许江出席并在研讨会上发言。

  基础者,底层是也,初步是也,开端是也。中国人强调:万事开头难。一件事、一项事业的开端重要,一个人、一个艺术生命的开端更重要。基础教学看起来是寻常之事,是从艺者起步与初始时最早接触的问题,但事关长远。
  基础者,根基是也,根本是也,核心是也。基础不仅是初步,也事关根源性传承和创造性开发。这种根源性传承和创造性开发事实上正是艺术教育的核心。今日全球时代,如何保存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勃勃生机,这种根源性传承和创造性开发尤为重要。
  素描作为艺术基础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是绘画初步,又关系艺术的根源。25年前,1985年至1986年间,我写过一本专著《从素描走向设计》。大约今天设计学科素描教学的老师们都知道这本书。当时学院针对设计专业安排了连续十周的素描教学实验,这几乎占去了设计本科教学大纲中设定的素描课时的一半。这本书实质上是这一课程的实验报告。这一实验教学采用解构的方法,将素描的诸因素拆解开来,根据能力训练的方式分解成三种能力训练的构架:准确描绘的能力,虚拟质感的能力,观察与构想的能力。这本书至今再版了四十多次,印数达六十万册以上。但为什么这本书没有被采用为正式教材?在这本书出版之初就有人批评说:“传统素描是第一块烧饼,后来的新素描是第二块烧饼,现在又炮制出第三块烧饼。这第三块烧饼是否确能解决今日设计专业的造型能力的饥渴呢?”后来我又进行了反复的思考,慢慢理解到其中的问题。人们总是希望从素描中看到绘画者自己的肉身激情:从柯勒惠支的石版素描中看到生命和死亡的搏斗,从凡高的鞋中看到农妇和所有艰辛者的世界;从贾克梅蒂的人物刻划中看到存在的孤独和永远的疏离感。也就是说素描要解决的是把所思所感上到手上来的过程。这个过程揭示的是人与世界同在的直观关系,揭示的是“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显现关系,揭示的是绘画者身体植入的肉身关系。正是这些共同构成了不同文化观看的根源性特征。
  三年前,中国美术学院值院庆八十周年之机,举办国际美术学院院长高峰论坛,那次论坛的主题是:“当代艺术教育的普世性的知识学基础。”论坛就当代艺术教育的普世性危机进行了广泛讨论。
  时至今日,我仍认为存在三种危机:第一,图像时代虚拟数字技术已然构成对于绘画表现技艺的超越。以绘画为代表的手工技艺训练对数字技术时代人才的培养,对计算机、互联网泡大的一代青少年的创造性培养有什么意义?这实质上描述了数字时代传统艺术与数字文化之间的颇具挑战性的关系。第二:在强调自我拼盘、个性培养的教育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或者说本土文化的深度积累如何在基础教学中给于保证。今日金融帝国,无远弗届,制造多元文化的假象,似是而非的基础教育的自由框架能否承担得起本土文化根源性传承的任务?这实质上描述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境域与本土关怀之间的挑战性关系。第三:我们所处的媒体时代正产生深刻的转向,这一转向不仅是技术的转向,更是感性的转向。这种感性转向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图像的集体使用性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消费文化和仿像现象。消费文化以大众的方式带来一种技术化的集体性知觉,它回收着艺术创造曾经有过的实体能量,消损了时代性的对于艺术的感受力。仿像现象以没有原创的复制,让大众专注与满足于图像信息和视觉奇观的需求,而使独立和深度的思考能力趋于式微。基础教学,应着力于构建基本的感受力,并与批判性机制相交织,培养一代青年的思想洞察力。这实质上描述了严肃人文关怀与时尚潮流之间的挑战性的紧张关系。无疑,上述三个挑战性的关系是时代危机的根源,处理得好,它们将互动共生,并迭合成时代的活力;处理不好,它们将互相克损,将艺术教育引入困境。这些值得我们三思。
  如上的危机,建构划一的解决方案是不可能的。但是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中,有三个基本的原则,务要注意。首先基础教学应强调人与世界同在的直观性。现代图像技术带来的现成图像的消费倾向和仿像现象,使得人们匆忙地在生活场所的表象中滑动,生活的景观成为浏览的景观,由此培养起来的图像时代的观看方式日益表象化、浅表化。与之相比,绘画不同,它是对象与主体之间的中介,在这个中介的缓慢的直观的生成过程中,对象与主体同时得以呈现,我们画葵,实质上是画人自身;我们画大地,实质是画人的生存境域。而这些正是在一个直观的.共在的过程中将人的世界呈现出来。绘画如筏,在观看的河流中,最后载沉载浮,渐行渐远,奔向远方的是绘画者自己的世界。
  第二个基本的原则是蕴藏在传统手工技艺的训练中的以“身”体之的体验性。“体”是本人,这个人。体验即是由本人的置入,本人的植入所带来的深刻的历验。《庄子》中记述“痀偻者承蜩”的故事,说的是“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道理。这是一件忘知念己的体验。这种体验由专注引向心智的提升。德国当代哲学家伽达默指出:“只要某种东西不仅仅被经历,而且其所活动的存在获得了一个使自身具有永久意义的铸造,那么这些东西就成为了体验。”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直说:“当你把身体给予世界,世界得以显现。”基础训练为青年从艺者提供的最初的学习经历,应当能够引导他们将自身投放进去,从那里获取真实的肉身之感,获取对于世界呈现的理解,从而铸就某种永久意义的塑造。
  第三个原则是回返根源的原创性。时至今日,艺术世界中的许多辞语如写生、绘画、图像、观察、精神、模仿等等,在传承和传播中已然延异。辞语符号的使用中,其所指和能指各不相同,甚至不在同一时空之中,由此带来深深的歧义,相关的实践也陷入混乱。如何回到原发之处,回返艺术的直观和人的体验的根源之处来重建其意义与内涵,来体察艺行的真切的发生,是今日基础教育的重要原则。基于这一思考,我们提倡把学生从单一的虚拟世界中拉出来,去观看和体察物自身。我们也不赞成教师设定课题的过分的主导性。命题是一个提示,一种路标,让学生迅速上路,路上的风景让学生自己观看,自我采集,从而遭遇真正的艺术问题。
  在所有的基础教学及其变革中,保持青年从艺者的激情和活力至为重要。我曾经多次举杭州下天竺莲花峰下三生石的转世投胎的故事为例。不同世代的艺术的形貌不同,但人性的根源却长存不移。艺术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以活生生的方式保存人性的根源。每一代人都在寻找自己世代的艺术的三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