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讲坛

首页院长讲坛

院长讲坛

许江:同群必相叫

作者:许江   编辑:caaeduadmin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3-09-02

作者:许江   编辑:caaeduadmin   来源:    发表时间:2013-09-02

  2013年7月4日,院长许江在视觉中国研究院成立仪式上的致辞

  

  中国是文明古国,在各个方面均有独特而悠久的文化脉络和传统。尤其在视觉艺术方面,由于“六书”浸润的会意形声的文字传统及其独特的书写方法与技艺,由于体象写意、强调素美的绘画传统及其书画同源、诗画相通的会通型的文人系统,中国艺术源远而流长,历百代而不殆,生生而不息,共三光而永光,在世界文化史上占取重要位置。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和内涵学说,通过绘画、书法、雕塑、器物、宗教的遗存,活在今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活在深厚的文化记忆深处,活在中国人“放言遗辞”、“妍蚩好恶”而尽其妙的方方面面,既是今日全球背景下的中国文化振兴的精神根源,也是中国文明造福人类的普世基因。

  中国文化具有深厚的视觉传统,这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世界中都有深切的感受。举手:中国画,书法;抬眼:西湖湖山,人文望境;侧目:涌金门的市井,清波门的清远;凝心:南屏钟声,云山四季。这样丰沛的视觉传统,重在其“觉”的特点。中国人讲“觉”,并不仅指某方面的器官及其功能系统,而更重在体验、感悟和识力、见地,更重在感受力及其对心灵的开启与塑造。觉,原指睡眠,又指梦醒,继而是醒悟。也就是说,“觉”是要指向“悟”的,是开启心灵的。西湖湖西的山里有著名的满觉陇,取名出自佛教“圆满觉悟”。中国文化通过眼目来诉诸心灵的“满觉”,其特征应该是怎样的呢?

  我想中国文化的视觉传统的第一个特征是“体象”。以象为中介,经验直观地把握事物的整体与底蕴,是中国人思维的特征。“象”几乎是中国传统解释学的核心,它既不是纯然的观视对象,也不是纯然的意识里的东西;既不是现成的、已有的,也不是无踪影、无迹可寻的。“象”是对象与主体之间的可感可察的中介,这个中介向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解释性与想象性关系,同时又让我们得以超越主客两端的诸般困境,体会心物的整体意涵,体会诸如“与天地精神独相往来”的命题。“象”不是独立于对象与主体之外的第三者,而是包蕴了主体与对象在其中的此时此在的生命形式。“体”即本人,只有本身、本人的植入,才能有所体察。“体”在英语世界中有诸般不同的解释,但“body”与之最近,由于中国式的肉体的植入带出虚静为体的自觉,这里又关系到中国特色的解释学。依着这种解释的意念,“体”所描述的是一种生命的融一性,一种由肉体的此时此在的植入与抽离而激发的融通之力。通过直观,来调动身体独见的感受力,来面向“象”的生命形式,这是中国绘画创作和感人的秘密,也是中国视觉文化精神的诗性内涵。

  中国视觉文化传统的第二特征是“通神”。这里的“神”既是spirit,又是天地人神的神。由于上述的体象,中国文化始终具有特殊的会通之学。诗画相通,书画相通,心物相通,形神相通,进而达到天人相通。如此相通之境,使中国的视觉传统具有深厚的文人特征。这种文人特征通过居所园林、器物品第,形成一个广袤的生活世界,又以返虚入浑、超以象外,形成一个虚静深邃的精神世界。这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是相通的。这个相通指的不仅是彼此间的联系,而且是指互相间的牵制和超越以及对当下此时、吉光片羽、素处孤行的重视,是指虚静为体、进而通神悟道的自觉。这直接造成了中国绘画和造物的至简的倾向与风格,也造成了重视过程痕迹及其生发的意蕴,以及超越个人欲念、与天地万物相通的审美特征。

  如此,中国视觉文化传统的第三个特征——“上手”的特征就不难理解。手,既是“技近乎道”的意义上的手艺,又是心手相通、以手养心的境界。上手就是让技艺上到手上来,心手相通成为一体。无论庄子的艺术精神的故事中,还是中国画论的历代典籍中,一般的手常常被作为相忘的对象。手到极熟之时,与心相通,达到相忘之境,正如“庖丁解牛”所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又如“梓庆为鐻”,“必斋以静心……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也是一个通过修养“以天合天”以臻高境的过程。如此相熟和相忘,既是对“手”、对“技近乎道”的重视的两面,也是我们视觉传统中人的艺术化的典型表现,是我们从事艺术的人们交替着自我实现的支撑和要求。

  上述的体象、通神、上手是中国人从事视觉文化创造、提升心灵觉悟的基本特征,也是存持中国人的视觉感受力的基本要素。当否,各位专家可以批评和讨论。我在今天的场合提出这些,旨在昭示视觉中国研究的美院的工作和精神背景,进而揭示通过中国视觉文化的整体研究,塑造中国的最高的艺术精神和艺术形象的研究使命。正是出于这种使命,我们邀约各位国际上研究中国文化的顶级专家,共同创立视觉中国研究院。一方面搭建平台,聘请顶级专家来我院进行专项研究,举办“习敏纳”,出版专著;另一方面贯彻“视觉穿越、中国形象”的基本策略,积极推进我院已有的从龟兹文化研究到美术史论研究、从中国传统版画研究到亚洲思想研究、从建筑营造研究到中国设计文化研究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项目,逐步整合视觉中国研究的学术框架。经过数年的努力,强调研究与传播的双轮驱动,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作的三位一体建设,争取《视觉中国学大系》的系列出版,争取《视觉中国学》对外教程的编辑出版,争取介绍中国视觉文化及其内涵精神的纪录片的问世,争取高质量的“当代中国艺术”系列展览推向世界。

  清代书画名家恽南田有一句名言:“群必求同,同群必相叫,相叫必于荒天古木,此画中所谓意也。”此言既出,我们目前立刻浮现中国绘画荒寒幽寂的画面。这段话中有三个“必”,“群必求同”没有问题。“同群必相叫”,我们今日的相聚正是这种相“叫”,这种关于中国文化的知音、知赏、知心相逢的欢悦。但为什么“相叫必于荒天古木?”我想这里指的是中国古文人对世俗陋习的唾弃,是中国文化的隐逸传统与孤往精神。不好说我们学校即是这等荒天古木,但这里所漾溢着的湖山精神、诗性精神,正自有荒寒之境中的品格,孤往之旅中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