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讲坛

首页院长讲坛

院长讲坛

许江:追怀三十年 重唤激情梦

作者:许江   编辑:caaeduadmin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3-05-24

作者:许江   编辑:caaeduadmin   来源:    发表时间:2013-05-24

  按语:——许江在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研究生代表大会上的致辞

    

  参加研究生代表大会,感慨颇多。和大家相比,我没有研究生的学历。我很羡慕大家以自己的学养和才华赢得这个深化学习的机会,让自己的学业进入一个独立思考、持续研究的阶段。我常常把自己德国留学的两年时光,当作研究生的经历,从那里去体验和揣想这个学习生涯的重要时期。前年夏天,我应邀参加我的母校汉堡美院召开的关于国际研究生交流学习的国际研讨会。我望着汉堡美院专门为校际交流生租借并装修的活动空间出神。后来我发现各校的校长因这种条件而争吵时,我请求发言。我说这种校际交流无可争议,我就是她的成果之一。接着我指着一位同学房间匍匐一地的鞋子说:当年我两年的学习只有一双皮鞋,而今天这位巴黎来的女同学三个月的交流学习开了两辆车来,她的门前有二十来双鞋。我的话语让汉堡美院的老师高兴得敲桌子。我的意思是这二三十年的变迁总让我们有诸多比较、诸多感慨。30年作为一把尺子,照见的不仅是时代的不同,更应该是观念的潜变及其中人性的坚守。

  上世纪70年代末,我院最早也是中国最早的研究生和我们一道走进校园。90年代初,学校作为中国美术学最早的博士点开展博士理论研究生的培养。新世纪之始,我院又率先揭开全国乃至全球实践类理论研究博士的培养。近年来,我院研究生队伍不断扩大,质量水平不断提升,教学方法趋于丰富,涌现了全国百佳博士论文等一系列成果,研究生成为学院研创最具生机活力的队伍。研究生的教学水平已成教学研究型大学考核的重要条件。今天,最早的一代研究生已全部退休,30年前的岁月已然远去,我常常在想,与80年代相比,我们缺少什么呢?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谈谈切身的想法。

  80年代至今,这30年,是翻天覆地的30年,是奇迹变迁的30年。那时候如果你用今天的日常现实如私家汽车、高铁、电脑、互联网和校园变迁、城市变迁来憧憬生活,一定有人说你疯了。这30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第一:第一次守候电视剧连播;第一次看好莱坞大片;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彩电、自己的房子、自己的汽车;第一次出国学习、旅游、购物;第一次买地造房,谋划学院和学科的未来;第一次策划展览,谋划全球学界的大活动。和80年代相比,我们的生活方便了许多,我们的财富丰富了许多,我们的国际地位提升了许多。但我总在想,在丰富的另一边,我们还缺少了什么?

  上个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批有志青年赴欧美留学,其中的艺术精英学成回国,创建了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机构即美术学院,同时也带回了现代艺术运动的理想及其学术探求与实验精神的内涵。这其中尤以国立艺术院的创立为代表。在山水湖畔的岁月里,现代艺术的实验精神与东方文化古国的现代觉醒的创造性理想结合在一起,被作为学院立校的宗旨明确提出,这是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变革的重要端倪,同时也形成了不断发展中的国美的学院精神。多少年来,这种精神催生了学院一系列的中国美术教育的开端性成果: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中国最早的研究生教育、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在现代教学上的转型、中国现当代艺术跨媒材实验等等最早都诞生于这个学校,然后逐渐影响全国。

  中国艺术教育的全面振兴是在国立艺术院建成半个世纪之后,20世纪70年代末期“文革”结束。而这种振兴的重要标志正是艺术教育变革精神的喷发。从一种意识形态的紧箍咒中解放出来;正视艺术创作与教育的形式内涵与个性内涵;打开国门观看世界,与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共时性照面等等。中国艺术教育在此后短短的十几年中,从一种禁锢的状态中步步突围,走向自主的开放与突破,走向本土的复苏与重建,走向世界性的交流与沟通。这每一步都以某种思想和学术的解禁方式突破出来。西方近代史以来,尤其是半个世纪以来的前卫革命的浪潮,走马灯似地影响了中国的院校,在这里燃放起在西方自己已经平静的活力。那些曾经代表西方艺术变革的思想,在中国的文化热土上,尤其是学院的深处,以不同的方式重新燎原。正是在这段时期,中国学院呈现一面恢复正常秩序、一面又不断突围的双向逆动现象,历史性地将全社会的改革开放与艺术教育的实验内涵粘连在一起,将国际视野与本土关怀粘连在一起,形成史无前例的大变革时代的主旋律。这一旋律有如下两方面主要特点:

 

  一、源于民间社会的解放的力量:

  “文革”造成的长期思想禁锢和信息闭锁之后,所必然到来的全社会的对于思想解禁和能量释放的渴望,一种强烈的民间力量在集聚和暴发。这种民间力量带着深切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把握“文革”终结、思想解放、社会结构大变动的时代机缘,杂糅式地接受来自各方的多样讯息,自发性地选择不同的突破,把艺术的解放视作社会的拯救和复兴的理想。这种民间力量还带着变革年代的突围和冒险色彩,以自足于社会与大学恢复常态的忤逆方式,将变革演练成持续的叛逆,进而反哺而为某些开端性的思想激浪。1985年美院的“85现象”就是例证。从万曼壁挂工作室、赵无极绘画讲习班这些外向型的教研活动,到“85新空间”、“红色幽默”、现代书艺等校园新锐艺术、当代艺术都源自底层的活力,从校园的各个角落喷发出来,而这一年的这些事件后来都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发端性的事件。

 

  二、巨大社会断层之后磨练出来的激情与感受力:

  “文革”终结,产生一个巨大的断层,一个价值体系的崩塌与重建,一个曾经被多少人想往期盼的社会复苏闪身而过,一个陌生的交叠的西方世界扑面而来。正是这种骤然而起的断层,激发了一代青年的独特的激情和感性,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想追求的纠结。尊崇与叛逆、犬儒与质疑、归位与出格、模仿与自主,这诸多的纠结与感性的激越是活生生的,在其本身的质疑和争辩之中被置入开端状态的唯一性中,因此也是不可复制的。中国美术馆范迪安馆长前几天还充满深情地回忆当年在北图读维特根斯坦,抄写笔记、生吞活剥的情景。有人说中国前卫艺术是模仿西方,但有意义的恰是其中呈现出的论辩释疑的启蒙的力量。正如中央美院杜健教授在1984年反击自由化风潮中慨然提到:前卫艺术的浪潮是必然要从社会解放的汐期中喷涌出来的。如耿建翌,在1987年有感于图像瞬息表达的荒诞性,画了著名的《第二状态》布上油画。那狰狞的笑态是中国最早的“大笑脸”。十年后,这种笑脸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某种符号,被众多人挪用,进而被视作今日中国的形象写照。而耿本人早已转入一系列更为深刻的艺术探索和改革,并以他对零度材料、对微观状态的独特敏感性和诗意表达,而始终走在艺术开端的前沿。

  今天,30年过去,中国和世界都发生巨大变化,当年学校的旧址已荡然无存,只有那段红色的高墙,孤独地陪伴众人的往来南山路的青春记忆。在学校大门的石阶上,我们于日常的行走中感受岁月的流逝,在大玻璃幕墙上依稀照见自己渐渐的老态。对比30年前,我们除了少去青春之外,是否还缺少当年的那种解放和救赎的激情,那种思想被开启、被点亮的激情,那种站在起跑线上的激情之梦。我们渐渐地有了一种过来人的所谓成熟的倦怠,对过往充满释怀,对未竟之事保持沉默。那创业时代未明的探索曾经点燃我们多少的激情。而今,现实生活的世俗蓝图已经把我们晾晒在某些固定的框架之上,面对日复一日的技术生活指标,往昔的激情只若旧梦,一任曾经的自省、论辩和较真成为青春的笑谈。我们除了少去青春之外,是否还缺少往昔那种底层发展的素朴,那种“从头越”的耐力。我们变得诸多忧怨,让心怀纠结在众多琐念之中,而疏远着本应该有的仰望星空的坚守,世事人心的担当。更糟糕的是我们渐渐习惯了某种行政体制的归位,为了这方面的的宠誉而揪心竭虑,为了市场和世俗的比较而捉对厮杀。我们还把一代人的责任理解为江山轮流转,坐等时事对自己的赞誉。我们生命的姿态取决于我们的思维模式与习惯。如果我们总是远离激情,就会在潜意识中把自己与平庸、困顿、忧怨连结在一起。这些影响思维判断和自我形象的“心智物质”,就会形成习惯,与我们形影不离。

  大约30年前,影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曾经让我们感动。这部前苏联的影片描写日常人物的生活,简洁生动,真实可信,这让经历了“文革”非黑即红的人物塑造的中国观众大为感动。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相信什么?这是一个跨国普世的追问和困惑,这个追问和困惑更多地折射出我们自己生活中的纠结与苦恼,但是它又带出一种标识,一种追求与失落交织着的精神标识。总要有一些东西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就是友谊与互爱。今天,《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那种灰色人物的关注已不足为奇,那种文学描写、人性关怀的禁区已不复存在。但今天的人们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影片中电视台编导鲁道夫相信“电视会取代一切”,今天这个预言被互联网等技术媒体所代表着,加倍地兑现出来。正是全媒体生活中的人们更需要关心和爱护。在冥冥的互联网太空中,那种面对面的心灵呵护越发重要。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提出“劳作上手、读书养心”。这是一种生活习性的倡导,也包含着蒙养心灵的期望。通过艺术的劳作明白事物的道理,从而达到以手养心、知行合一、心手相应的性情。通过书籍的阅读,开阔视野,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达到心灵的转向和提升。在这种倡导的后面,是希望存持手、眼、心的活力与激情,存持“像哲人一样思考、像工匠一样劳作”的哲匠精神。这是一种常人的生存价值,也是一个创造者的精神皈依。这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建造了象山的望境,让大家在青山四季的远望中,达到心心相印。我们筹备了图书馆的读书比赛、笔记本比赛,实验室手工课程;我们举办读书辅导讲座、学术高端讲座,带领大家进入积极乐观的健康生活。我们还提倡源自日常、源自底层的田园和民间视野,呼唤感受力的拯救与更新,倡导传统的根源活力与“人的山水化”的建构。我们所有的这些努力正是要保存一种学院的心灵关爱和成长的氛围,保持Academy所特有的精神激情,让一切活力充分涌流。

  不多说了,再说下去又成说教。我在这里努力想向大家说明的是作为学院学术组织者的思考,以及学院学术育人的主张。我希望以这样的真诚对话形成研究生学术研究生活的背景,为大家的学术成长、精神成长提供有益的促进。

2013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