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讲坛

首页院长讲坛

院长讲坛

“可见之诗”谈画意——“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开幕致辞

作者:许江   编辑:张同芳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6-04-16

作者:许江   编辑:张同芳   来源:    发表时间:2016-04-16

中国油画学会主席  许江 

2016年4月16日,山东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美术馆

  绘画,有史以来总与诗相提并论。古希腊西蒙尼底斯说:“画是静默的诗,诗是语言的画。”中国自古有“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说法。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种诗画境界成为中国绘画的一种基本品味,并预示出一个长久的文人艺术传统。

  在中国的词典中,诗与画就如天与地、日与月一般对偶相伴。诗画不仅代表我们对大自然的观览之美,也代表着我们内心想象的情感之美。

  将诗与画贯串在一起,彼此相生的是什么呢?意!什么叫意?心上之音。这种心曲是诗画内在的等价物,是我们展开眼与心的意识活动的中介。这个中介既不是纯然的对象,又不是纯然心中的意识,也不是飘泊无踪的第三者,它囊括了我们心灵感性与想象的整体,是我们对于世界的解释性与想象性的基因。

  如何把握这个意,不仅是诗画精神的圭臬,也是消化中国精神、贯通中西绘画的关键。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中国油画学会筹办“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本届已是第二届。这次展览的特点在于:

  一、对于意的感知与重视。无论写生性还是创作性的作品,都重视这种意,这种心曲之音,既有“坐爱千峰争是画,却忘身在画游中”的迷人乱真,又有“赖得丹青无画处,画成应遣一生愁”的强烈情感,中国风景画在这里获得一种山水画的感性和内涵。

  二、用笔写意的倾向与发展。中国绘画内涵是笔,笔力、笔味、笔性,水性材料使笔能够笔笔留痕,既无一笔是笔,见那个物象,又无一笔不是笔,见出“我在图画中”的内涵。这几年写意用笔正在发展,尤在风景画中,虽油性材料,却也见出笔的力量、笔的情怀、笔所代表的心灵皈依。

  三、展览出现了几个青年集群。从展览作品可以看出,青年艺术家整体发展,整体出力,让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