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讲坛

首页院长讲坛

院长讲坛

莫伊谢延科的传奇——“国立俄罗斯博物馆典藏——莫伊谢延科作品展”开幕致辞

作者:许江   编辑:张同芳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7-11-17

作者:许江   编辑:张同芳   来源:    发表时间:2017-11-17

  认识莫伊谢延科,是我的绘画经历中的传奇。

  我第一次读到莫伊谢延科的画,是四十多年前的事。那时我在闽北山区里画广告,却在当地师专的一位老师的家里读到“文革”前的苏联《星火》杂志,那是我至今难忘的一次动人心魄的阅读。我突然看到一张画,那奔马像河流一样淌过,红军战士的面庞在激浪中闪耀,远方是黑黢黢的山梁。因为是俄文,我真不知道它的题目叫《红军来了》。但是一种令我窒息的感动捕住了我。就在那前后我又读到了苏联剧本《这里黎明静悄悄》,苏联的文学艺术就是以这种激流的形象在我心中奔泻,永难忘却。

  第一次读到莫伊谢延科的原作,好像是大学时一次看苏联当代绘画展,看到他的《胜利》。在一片废墟中,一位战士晕眩地倒在另一位战士身上。那种浑然的、建筑般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胜利到来时喜极而泣、猝然心噎的戏剧性一幕。那般浑厚,那般浓烈,令人过目难忘。

  后来莫伊谢延科的画看得多了,生动记忆越积越醇、越积越烈。莫伊谢延科的艺术中包蕴着一种饱满而炽热的战士的世界观,一种上个世纪初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共鸣的民族解放和反法西斯正义事业的世界观。他的白马红军刻划了这种正义之师的快意恩仇;他的《红樱桃》抒发红军战士的生动想象;他的《胜利》塑造胜利到来的令人心噎的瞬间;他的《母亲们、姐妹们》描画盼眼欲穿的亲人。他的一系列最成功的作品,包裹而成一个战士的世界,一个战争中的活生生的人的肉体顽强、精神抖擞的世界。在全球艺术史中,这个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是顶级大师的,是一个时代当之无愧的不朽史诗。

  莫伊谢延科的语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在他的语言资源中,立体主义的简化而富于建筑感的语汇是重要的借鉴。林风眠先生当年也有相关的研究,但化入东方式的浑沌世界中。莫伊谢延科却将之化入俄罗斯的浑厚沧桑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图地不断地转换,明暗强烈地交替局部的碎片、整体的塑造,造成极富时代特征的语言质感。战士的坚韧,战马的骄夭,老人的沧桑,远山的凝重,白雪和光晕流水一般的穿梭,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他的绘画的传奇,并深深打动几代观者的心。

  感谢全山石老师,将这样的一代人的心灵珍品带到杭州。全老师是一位文化智者,他用他的慧眼审读世界,给我们摘采最好的果实。他带来鲁本斯、提香,带来尼古拉·费辛,现在又带来莫伊谢延科。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始终想着青年,想着中国,想着油画的拓展。这是真正的大师思考、大师作为。在展览开幕之际,我们向两位中苏油画巨人,向莫伊谢延科、向全山石老师致以深深敬意和感激。

许  江 

全山石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