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首页综合资讯

综合资讯

西湖论艺第九讲:言为心声,乐为心赋 ——倾听青瓷瓯乐奏响中国美院

作者:文/吴佼媚   编辑: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2-05-28

作者:文/吴佼媚   编辑:   来源:    发表时间:2012-05-28

  “清同野客敲越瓯,丁当急响涵清秋”,晶莹剔透,清脆悦耳的瓯乐之声似微风吹拂悬挂的金铃,让师生们赏心且悦耳。5月25日晚,由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慈溪青瓷瓯乐艺术团的“越风瓷韵——青瓷瓯乐专场演出”在南山小剧场拉开帷幕。院党委副书记傅肃琴、慈溪市市委宣传部长华红、副部长王迪、文化局长虞银飞及我院宣传部、工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负责人等和师生们一起观看了演出。
  演出伊始,我院党委副书记傅肃琴与青瓷瓯乐团互赠礼品,傅肃琴向乐团赠送了由我院书法系沈浩老师亲笔题写的“越风瓷韵”,乐团向我院赠送了慈溪的青瓷。
  随后,瓯乐合奏《春晓》先声夺人,演奏员们或手执竹筷在瓷碗上轻巧地掠过,或用手掌击打瓷鼓,或舞动手臂摇起7个一串的瓷串,或用十指轻扣4只瓷杯,或手拿瓷碟对敲,加上二胡、中胡、唢呐等乐器的配奏,用欢快的曲调华丽开场,生动地诠释了春天早晨初醒瞬间的清新活泼,乐声悠扬,似天籁声声,流水淙淙,叩人心扉。《风中金铃》、《月下笛》、《嬉瓷斗乐》,美妙动听的声音从这些原生态的青瓷乐器中传出,时而清丽,时而激越。高潮处,手持大鼓、小鼓的演奏者和着节奏舞动起来,充满了生命的张力。越瓯独奏《风中金铃》,让现场师生们听到了宝塔金铃声声,随风飘逸,空灵悦耳。青瓷编钟、青瓷笛、青瓷腰鼓、青瓷瓯……用青瓷制成的各种乐器,在二十多位乐手的手中幻化成悠扬清雅、空灵美妙的乐曲,让人心旷神怡。拉奏瓷二胡的演员手握调音把位,瓷琴杆蹭着瓷琴筒,更是拉出了风中金铃轻快的声音。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中国历来就有以陶瓷乐器和日用器皿演奏音乐的传统,“瓯”就是陶土烧制成的饮食器具。以上林湖为代表的越窑青瓷,集中国瓷器发祥地、唐宋越窑青瓷生产中心、“海上陶瓷之路”启航地于一身。演出的互动环节也是别开生面,以有奖问答的方式向我们全面介绍了越窑青瓷的状况,越窑青瓷简称“瓯乐”,又称“水盏”之乐,它是以“越瓯”为主奏乐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与表演技艺,其音质清丽委婉,犹如“泉水叮咚”,又似“古钟晨鸣”,深受人们喜爱。慈溪民族乐团经过多年努力,系统开发研制一批仿古青瓷乐器,形成越瓯、越钟、越鼓、越埙及瓷奚琴等五大青瓷乐器系列。
  瓷片琴、瓷编钟、瓷盘、瓯碗、瓷笛、瓷埙、瓷磬……在“越风瓷韵”中,越窑青瓷瓯乐得到了全面展现。主持人的积极调动,同学们的踊跃参加,荣获礼品同学喜得“秘色珍品”的愉悦欢快,互动环节将演出掀至了高潮。现场展示更是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乐器之间的千变万化,时而如英勇的战士奔赴沙场,时而如蓝天上的白云在微风中穿行,时而如栖集的小鸟在歌唱。纤柔甜润的瓷片琴在女演员的敲击中低吟浅唱,似柔弱清风,婉转之致, 20多片瓷片可辨出20多个音域,演员们高起轻落、掌控有度,在青瓷片之间跳跃起伏,“叮个零叮咚,叮个零叮咚……”一声声清脆动听的音符串连成悠扬的曲调,令听者怦然心动。
  “越风瓷韵很打动我,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声韵,让我感受到了文化的灵动,很有民族特色,是一件值得推广的事”设计学院的雷如稳同学告诉我们,他期待着学校可以多举办这种演出。
  慈惠三北,溪通四海。越瓷有韵,击瓯之声,随风而传。据悉,慈溪青瓷瓯乐团七月又将赴德国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