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首页活动

活动

八月纪行:手工艺术学院非遗之旅

作者:苏旭、冯雨薇 摄影:郭国柱   编辑:张玉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8-09-14

作者:苏旭、冯雨薇 摄影:郭国柱   编辑:张玉   来源:    发表时间:2018-09-14

  作为参与实施国家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第一批高校,我校从2015年开始设立研培班,至2018年6月,已培训9期,研培学员180余人,涉及纺染织绣、陶瓷烧造、雕刻塑作、漆艺等传统工艺项目。

  经过高校研培后,学员们获得了怎样的收获?在回到自己的工作、创作岗位后,又有怎样的心得体会?高校的非遗传承人研培如何才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针对上述问题,2018年8月20日至8月23日,我校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负责人、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带领学院相关专业的老师们深入传统工艺发源地山西、陕西地区进行调研,考察包括学员回访、产地考察和学术交流三部分内容。

图1:相关专业老师们考察平遥推光漆器制作工艺

  本次非遗回访和考察有四个主要的目标。其一是作为手工艺术学院承办的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课程的延续,对老学员进行回访,了解他们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回到产区的生产与创作情况,检验教学成果,并进一步了解学员们的学习需求;其二是走访我院尚未举办课程的非遗手工艺项目,近距离接触这些项目的传承人,了解该非遗项目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并与传承人建立交流关系,以此拓宽我院非遗手工艺研究与课程的范围;其三是整体、客观地对当地非遗项目发展情况、所遇到问题进行具体调研;其四是让各专业的老师能够在此次的实地考察中,对地方非遗有更为直观、深刻的了解,发掘地方传统文化的精髓,梳理其主要特征和发展脉络,并形成学术思考,反馈到日常的教学和研究中。

  此次考察的一大任务是对非遗研培的学员进行回访。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主办,浙江省文化厅支持,中国美术学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主要针对的是在一线产区以传统的师徒相授方式成长起来的手工艺人。这些手工艺人有生产、制作经验,技艺成熟,但往往缺少学院教育。在我校一个月的学院教学课程是他们此前很少接触过的,虽然时间很短,却让他们有很大的收获。

  值得关注的是,许多学员回到产区之后便与当地的其他非遗传承人及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成为产地与学院之间交流的桥梁,促进了高校与地方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例如,此次我校手工艺术学院的非遗回访与考察的许多地点正是由当地的学员负责牵线、联络,从而推动了考察的广度与深度。

  本次非遗手工艺调研团队先后行至山西高平、平遥和陕西铜川等地,考察了包括高平绣活、平遥彩塑、平遥推光漆、平遥錾花、晋工传统金银器、耀州窑陶瓷、耀州刺绣在内的7种手工艺术类非遗项目。通过参观相关展馆、走访传承人工作室、与当地主管部门负责人交流等方式,老师们实地了解到了这些传统非遗手工艺发展的真实状态,并发现了非遗传承与发展中的一些共性问题。

图2: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薛金生、平遥文化局非遗中心主任霍文忠等座谈

  位于陕西铜川的耀州窑博物馆是此次考察的一大学术亮点。耀州窑是中国著名的瓷窑系,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一步达到鼎盛,成为“宋代六大窑系”之一。2006年,“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3:参观耀州窑博物馆

  在耀州窑博物馆,著名考古学家、古陶瓷专家禚振西先生为大家详细解读了耀州窑陶瓷的发展脉络、时代特征及学术地位。禚振西先生今年已经81岁高龄,她曾于1997年获得英国东方古陶瓷学会颁发的“希尔”金奖,此奖项旨在表彰在东方文化艺术研究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学者,禚振西是获得此奖项的首位华人学者。

图4:禚振西先生为大家详细解读耀州窑陶瓷的发展脉络、时代特征及学术地位

  在参观考察中,禚振西先生与大家分享了她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宋代耀州窑青瓷烧制技艺失传的原因及恢复、柴窑所在地推测,以及耀州窑从兴盛走向衰败的市场原因猜想等等,补充了许多陶瓷通史中并未有的资料与信息,具有丰富的学术价值。

  陶瓷艺术设计是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科中较早设置的专业,其专业设立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在与禚振西先生交流后,周武表示:“今后要多邀请禚振西先生这样的学者到学院,丰富学院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提供更深入的专业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