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首页讲座

讲座

西湖论艺|听央视春晚总导演陈临春揭秘春晚台前幕后

作者:刘雪霏 高何悦    编辑:赵雨岑   摄影:周红   来源:宣传部    阅读:    发表时间:2021-04-13

作者:刘雪霏 高何悦    编辑:赵雨岑   来源:宣传部    发表时间:2021-04-13

从1983年开办至今,央视春晚已走过38年的历程。作为中国人过大年的一道“年夜饭”,大年三十收看央视春晚早已成为中国人的新年俗。近日,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陈临春做客中国美术学院西湖论艺高端艺术讲坛,与师生分享央视春晚台前幕后的故事。

本次西湖论艺活动由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主办,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旭东出席活动。

 陈临春  

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副主任、大型节目中心副主任

陈临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1983级电视导演系毕业。2008年、2011年、2021年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 ,2017年至2020年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总制片人,《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总导演,对执导大型晚会极富经验和实力。曾执导第六届青铜文化节大型文艺演出、西湖博览会《人间天堂》开幕式文艺晚会等众多大型晚会,对歌舞类节目尤其擅长。

“春晚就是我的名字,因为我的名字里面就带‘春’”,陈临春导演亲切随和的开场立刻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万众瞩目的央视春晚,不仅是一张文艺发展的晴雨表,更是一份国家力量的报告书。如此一场民族文化的大型展演,海内外同胞依此血脉相连根叶相牵。

 

岁岁年年看春晚,新人成为了经典,经典成为了时代记忆。陈临春导演参与十多届央视春晚的制作,对春晚一直抱有特殊的情感和信念:“将春晚做出新意,是每个春晚人的心愿。”讲座中,陈临春以自身经验为视角,将春晚故事娓娓道来。从创办初期时的文艺界联欢到90年代的全民性晚会,再到如今的国家项目,春晚随时而新,据时而动,但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和喜爱是其始终如一的追求。

2021年牛年央视春晚到底有多“牛”?陈临春导演分享了挑选节目与演员的幕后故事。作为一档全民合家欢晚会,节目不仅要能体现“国家队”的高精尖水准,还要求新求变,与时俱进。陈临春坦言:“作为春晚的总导演,荣誉与责任并重。”

央视春晚的机器牛“犇犇”

春晚不仅是文艺盛宴,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的盛会,“文化+艺术+科技”成为了2021年春晚最亮眼的“新鲜事”。首次采用8K超高清视频和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创意表演《牛起来》青年演员关晓彤、王一博与XR技术营造空间里的刘德华隔空互动,与四足牛机器人、机械牛、卡通牛共舞,带领全国观众“犇”起来。科技的介入不仅丰富了舞台的视觉效果,同时也为舞台的无限扩展提供可能。

歌舞节目《牛起来》

讲座现场,陈临春导演揭秘了牛年春晚备受欢迎的歌舞节目《牛起来》运用的“云录制”技术。该节目原定由资深艺人刘德华及当红明星一起出演,但由于现实原因的限制,刘德华无法亲临春晚舞台。“云录制”技术为异地的同台演出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这种特殊的拍摄方式,不在场的人实现“云同框”,再结合现场炫酷的灯光效果消除拼接痕迹,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效果。“云录制”技术突破时空桎梏,五湖四海的嘉宾皆可同台演绎,实现了舞台的技术创新。

武术《天地英雄》利用AR技术将山水自然融入武术场景

歌曲《灯火里的中国》借助XR技术点亮星空、烟花与灯火

歌曲《瑞雪平安图》中借助3D雪花将舞台天地装扮成玉树琼花的世界

在提问交流环节,同学们就艺术与科技、舞台设计热烈提问,陈临春导演耐心细致解答,揭开了“国家队”舞台的神秘面纱。有同学提问“如何在春晚中更好的结合科技与艺术”,陈临春认为,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是当今生活的潮流与风尚,艺术、科技均是创意实现的途径与方法。他鼓励美院学子从艺术的角度,积极探索大型演艺活动创新的可能性,将传统文化与艺术科技融合,从生活化视角创新。也有同学提问“在短视频时代,长达数小时不间断的文艺晚会如何吸引观众的关注”,陈临春表示晚会的整体效果不仅要考虑舞台的视觉呈现,也需考虑节目的起承转合,穿插歌唱、舞蹈、魔术、杂技、戏剧、小品等多形式表演,丰富多元的内容生态绝非短视频可比。

作为除夕夜温暖陪伴之一,春晚不仅仅是一台晚会,更是一种情怀、一份乡情、一缕思念,饱含着中国人对阖家团圆的期盼。潮流易逝,经典永存。期待在春晚舞台上,看到更多“观众喜爱、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